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品德备课的几点思考(论文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品德备课的几点思考(论文资料).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7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品德备课的几点思考(论文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于《品徳与社会》学科备课的儿个话题作者:语儿乡2009-12-2521:41星期五晴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那么,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自身在《品德与社会》学科备课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话题一:与课程标准对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对话,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因此,要进行富有实效和个性的教学设计,首要的•个前提就是与课程标准对话。课程标准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耍角色。背离了课标精神的教材不是好教材,未达到课标规定目标的教学不是好的教学。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与课标展开认真而又深入的对话。一、全面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一) 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三——六年级的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冃标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二) 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比较理解原《品徳》学科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教学评价等问题控制的很严,限制的比较死,教学大纲也因此成为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最高上限。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制定的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反映的是教育教学内容和水平的最低限度,因此,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教学评价等起到的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三)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如“我在成长”部分第8条“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其中,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是“知识”目标;自护自救是“能力”目标;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学科中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密切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体现了课程服务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如“我的家乡”教学活动建议部分第6条: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有关的交通知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开展模拟活动,学****为到达指定目的地,选择安全合理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改善学****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方式的变革,改变单-啲接受、模仿的被动学****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如“我是中国人”教学活动建议第12条: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的通信联系,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的经验与体会。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有很强的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H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本课程的学****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牛•对自己在学****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学生互评。学生依据-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学生学****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二、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每」部分前言部分: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作定性描述,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女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确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确定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