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宏观经济作业【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宏观经济作业【题】.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2/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宏观经济作业【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54计算、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解:(1)A的价值增加为:5000美元-3000美元=美元B的价值增加为:500美元-200美元=300美元C的价值增加为:6000美元-美元=4000美元(2)由生产法核算GDP,易得其值为GDP=+300+4000=6300美元亦可用加总所有部门最终产品的方法计算GDP。易知A、B、C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分别为2800美元、500美元和3000美元,加总即得GDP数额为6300美元。(3)国民收入额为:6300美元-500美元=58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试计算:(1)个人储蓄;(2)投资;(3)政府购买。解:(1)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元(2)投资=个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部门的储蓄=300+(-200)+100=200万元(3)政府购买=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净出口=5000-3800-200-(-100)=1100万元P55简答——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总等于计划的投资?答:(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含义。储蓄与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的恒等,是“事后的、实际的”投资和储蓄的恒等。设有一个二部门经济,其国民收入为1000亿元,从收入的使用看,用于消费的为800亿元,则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既为储蓄;从支出的结构看消费仍为800亿元,未被消费的200亿元此时被视为投资。这里的投资和储蓄是事后的、实际的指标,其中可能包含有非合意的部分,因此就必然有储蓄与投资的恒等。(2)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的含义。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的相等是基于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意愿的相等,是“计划的、事前的、合意的”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由于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并不一定相同,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亦存有差异,因而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相等就只能是偶然的。只有当非合意的投资、非合意的储蓄为零,即实际的投资、实际的储蓄让投资主体、储蓄主体都满意时,计划投资才等于计划储蓄。P924、已知边际消费倾向β=,税率t=,均衡时有一个150亿元的预算赤字,即有g-T=150亿元,g、T分别为政府购买和净税收。问需(1)增加多少投资或(2)改变多少政府购买或(3)改变多少转移支付或(4)改变多少自发税收或(5)同时等量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多少数额才能恰好消除赤字?解:根据已知条件,易求出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转移支付乘数ktr、税收乘数kt和平衡预算乘数kb的值:(1)若通过增加投资的办法消除赤字,则增加的投资∆i须满足∆T=t∆y=tki·∆i=××∆i=150亿元∆i=240亿元即须增加投资240亿元。(2)若通过改变政府购买的办法消除赤字,则改变的政府购买∆g须满足∆T-∆g=t∆y-∆g=tkg∆g-∆g=××∆g-∆g=150亿元∆g=-400亿元即须减少政府购买400亿元。(3)若通过改变政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