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评价方式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评价方式研究.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0/2/1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评价方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语文评价方式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课改到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改革已从实验走向了推广,新课程的理念也随着学****和宣传,已渐入人心。现在是理念到位了、反映新理念的载体——教材也已到位了,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忙着在实施的过程中质疑、反思,积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虽然说评价体系方面的改革也有出台建议与办法,但实际操作中却显得有些滞后,难免让人有“穿老鞋走新路”的感觉。  本来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教育评价是教育系统中一个子系统,与其它系统一样,在更高一级的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能否合理正常地发挥,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及教育的总体效果的好坏。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两大功能之一,反映到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实践中,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即培养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达到预期目标的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科学的教学方式外,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应该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起作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是怎么做的?是否有效?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教育评价的要求   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由此可见,评价不只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对小学语文评价的要求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再一次十分明确地提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交际作用、对其它功课学****的奠基作用决定了它的工具性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决定了它人文性的特点。所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小学语文的评价应以这个作价值衡量。   二、有关评价的资料综述   (一)评价及教育评价   评价意味着对某一事物的价值给予一般的衡量,可见价值观在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教育评价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许多构成要素都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国内外评价学者的各种观点,胡中锋教授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一书中这样界定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具有五项基本功能:导向功能、监督检查功能、激励功能、筛选择优功能和诊断改进功能。   (三)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的有关观点   “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董奇教授提出: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而且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