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探析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办企业是我国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收入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它的财务管理却还停留在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中职学校校办企业的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中职校办企业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财务管理体制无序的状况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的经济环境很不相适应。因此研究改革当前经济环境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我们每一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迫在眉睫的应承之责。本文在分析、研究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经济环境下中职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设想。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一、引言搞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使学生相应地掌握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熟练应用本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在本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兴办校办企业,实行“产教结合”必不可少。因而,专业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校办企业,成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成为“产教结合”的重要依托。目前,各类教育层次中都有校办企业,普通高校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转化高校的科研成果,基础教育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学校创收,而中等职教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创新人才。中职的校办企业是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校的企业与教学挂钩,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论结合实际,锻炼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习教室、在校外实习基地都不能完成,因为学校的环境与企业的环境有很大的距离;实习单位也不可能让学生放手施展才能。在校期间,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只有在自己的企业里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锻炼,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固然,实习教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场所,但那只是实习过程的第一步,没有校办企业的过程,就不能完全落实培养目标。多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瞄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了一线紧缺实用人才,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大批高素质新增劳动者的涌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这是职业技术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校办企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办企业,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收入上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它的财务管理却还停留在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中职校办企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体制无序的状况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的经济环境很不相适应。因此研究改革当前经济环境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我们每一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应承之责。二、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产权不明晰。校办企业很多是由学校行政领导进行管理的,由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资产存量、结构、分布模糊,加上经营者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成本管理存在随意性,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收支情况,企业''家底”更是无从算起。如有的校办科技型企业创业之初利用学校的品牌(商誉)进行经营,注册资金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