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新常态 新飞跃.doc

格式:doc   大小:1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常态 新飞跃.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2/18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常态 新飞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浴火重生”新常态新飞跃本报记者 田俊荣《 人民日报 》( 12月01日   17 版) 1993年以来中国GDP增长轨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率(债务占GDP比重,%) 新常态是全球性现象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了被称为“大稳定”的旧常态阶段“新常态事实上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这样认为。李扬说,新常态之前,全球曾处于一个被经济学界称为“大稳定”的旧常态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延续了20多年。“大稳定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经历了少有的好时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低通胀率与低失业率并存,同时,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明显弱化。”“初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结束了大稳定的‘旧常态’,使全球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李扬分析,全球经济新常态有五大特征: 经济增长在低水平上波动。数据显示,1992年至,%。而在和,%。此后的至,%。“去杠杆”过程中出现两难。此次危机根本上是由于各类经济主体负债率过高引发的。经济从危机中恢复,要求降低债务率即去杠杆,但去杠杆过程却会产生经济收缩,反过来阻碍经济恢复。“这是因为,各经济主体获得新增资金后,往往将其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从事消费、生产和投资等‘正常’经济活动,从而导致经济收缩”,李扬说。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在经济普遍放缓、失业率攀升的背景下,推行贸易保护往往成为不少国家的首选。各国政策周期不同步。“当下,美、英等国在推行了若干轮量化宽松后开始退出,而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却方兴未艾”,李扬说,“这可能给国际投机资本从事‘息差交易’提供合适的温床,导致国际游资大规模跨境流动,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治理出现真空。“以来,几乎所有的全球治理机构和治理机制都已失灵。在全球经济新常态下,应致力于重塑全球治理机制”,李扬说。结构性减速是主要特征中国经济自起进入新常态,四大因素导致结构性减速李扬认为,中国经济自起进入了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是结构性减速。据中国社科院预测,在至、至2020年、2021年至2030年三个时段,%—%、%—%、%—%。李扬分析,导致结构性减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过去30多年,我国大量劳动人口和资源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业等一次产业,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等二次产业转移,这带来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经济增速加快,出现了结构性加速现象。“如今,制造业已近饱和,人口、资源等越来越多地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低于制造业。在中国,由于服务业多处低端,这种生产率差距更为明显。这样一来,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必将下降,从而带来经济增速下滑,此即结构性减速。”李扬说。——要素供给效率下降。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并带动劳动参与率下降,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模式已经终结,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这就是近年来人们常说的人口红利消失,”李扬说。再看资本投入,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因素,导致中国储蓄率开始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也将放缓。“此外,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国经济的痼疾,至今未见显著改善”,李扬坦言。——创新能力滞后。时下,中国已越来越接近国际科技前沿。“这时,或者国外已没有系统的东西可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