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8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喜辽妥及硫酸镁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化疗导致静脉炎的20例患者,分别给予外涂喜辽妥并外敷硫酸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95%,不良反应轻。结论两者结合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治愈率高、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硫酸镁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化疗药物皮肤渗漏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抗癌药物需反复应用,长期静脉穿刺给药,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如对渗漏后局部皮肤处理不当,常可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灼痛,甚至形成皮肤溃疡,更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败血症等,甚至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同时也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在2005年一年间采用喜辽妥加硫酸镁冰敷治疗20例化疗引起的静脉炎患者,效果显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01-12一年间住院的肿瘤患者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30〜82岁,均在化疗后出现静脉炎。乳腺癌6例,淋巴瘤4例,胃癌4例,直肠癌6例。患者静脉炎出现的部位均在手背或前臂,其中手背12例,前臂8例。[1]:I度局部组织疼痛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I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本组所有病例静脉炎的面积在2〜5cm2之间,I度患者7例,II度11例,III度2例。〜4g,沿病变血管方向涂擦3〜5min,涂抹范围超过病变周围3cm,2次/d,药物吸收后再用50%的硫酸镁10mL湿敷在静脉炎皮肤上,上面再盖2层纱布,外敷冰袋,2次/d,30min/次,直至静脉炎痊愈。:局部皮肤红、肿胀、疼痛、灼热症状及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显效:用药后灼热、疼痛消失,红、肿胀消退面积〉80%;有效:用药后灼热、疼痛减轻,红、肿胀消退面积V80%;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2]。2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9例,只有1例III度患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轻度影响肢体功能,治愈率达95%,平均治愈时间为6〜7do3不良反应2例出现轻度皮肤灼痛感,均未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脱皮等过敏反应,耐受性好。4讨论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炎中常见的一种,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化疗药物输入静脉后,直接刺激血管而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静脉条索状改变,甚至出现硬结。此过程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组织***及5-務色***等[3],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性渗出及血管痉挛或扩张,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皮肤发红、皮温增高、疼痛或触痛,甚至皮肤出现水泡、破溃。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有差异,如马铃薯、芦荟、中药如意金黄散等[4]。喜辽妥软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黏多糖,从动物脏器中提取制得,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与血肿的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有抗炎、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5]。50%硫酸镁溶液湿敷,是通过镁离子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