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观察物体 正方体.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察物体 正方体.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0/2/1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察物体 正方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出版社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西乡县城北小学教师:乔孝江【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在以前的学****中,学生已经学****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4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一节的内容能够分为两部分:从三个方向观察由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设计理念】,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趣的生活背景中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能够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教学难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能够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准备】,,正方形纸板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3、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设计意图: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二、探索新知。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2、先观察:难在哪了?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教师鼠标点)指指被谁挡住啦?(认识到有被遮挡的,课件显示)师:如果把遮挡的这些立体块变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挡的就能看见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到的立方块透明,感受被遮挡的立方块与其它立方块之间的位置关系。)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师:现在是5个,虽然只多了一个,但会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摆法。(设计意图:通过“难“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借助摆来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