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典型的金屈晶体结构:体心立方、而心立方、密排六方。(P10)金属晶体缺陷: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P13)3•液体金属的结晶组成:形核(生出微细的晶体)、长大(晶核进行长大)。(P17):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附加振动。(P19)5•金属铸锭的组织: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屮心等轴晶区。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P21)硬度是指金属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也可以看做是金属表面抵抗变形的能力。(P24)8•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显著升高,而塑性、韧性则显著下降。(P33):由于金属内部的变形不均匀及点阵畸变,还有一小部分(约占总变形功的10%)保留在金属内部,形成内应力和点阵畸变。(P34)10•再结晶:经过再结晶之后,冷变形金属的强度、硬度显著下降。燃性和韧性显著提高,内应力完全消除,加工硬化状态消除,金属又重新复原到了冷变形之前的状态。(P35)金属冷加工变形和热加工变形是以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P38)固溶体:以合金屮某一组元作为溶剂,其他组元作为溶质,所形成的保持溶剂晶体结构的固相称为固溶体。(41)1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溶剂组元相同。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不同于合金屮的任一•组元。(P45)铁素体:碳溶于体心立方晶格的u-Fe 所形成的固溶体。(P65)奥氏体:碳溶于面心立方晶格的屮所形成的固溶体。碳钢的牌号:普通碳索结构钢、优质碳索结构钢、碳索工具钢。(P78)18•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P84)19•奥氏体的形成: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P85)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P91)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l以上20°C~30°C,保温一段时间后,以不大于50°C/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使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或粒状。(P95)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吋获得马氏体的能力。(P100)23•钢件淬火后都要进行回火处理。(P104)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低温回火脆性又叫做不可逆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又叫做可逆回火脆性。(P105):%,含硅量约2%及含镒量约1%。(PI19)渗碳钢表面要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则要求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PI21)渗碳钢加工路线及热处理:下料——锻造一一正火一一机械加工齿形——渗碳(920°C)——预冷淬火(860°C)——低温回火(200°C)——喷丸——磨削加工(P123)最终组织为表层:冋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心部;铁索体+细珠光体+低碳回火马氏体;过渡层为M回+A。•刀具钢: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的红硬性(热稳定性);一定的强韧性。淬火(780°C+低温回火180°C)(P129)32•鸽系钢W18Cr4V(P131):高碳,%〜%;W、Mo元素:主要用于提高钢的红硬性;Cr:含量大体都在4%左右,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材料回火抗力和耐磨性;V:也是增强热硬性的元素,能细化奥氏体晶粒,提高了耐磨性,且稳定性更高。34•共晶碳化物呈鱼骨状,脆性大,用热处理方法是不能消除的,一般通过反复锻造打碎,并使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