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鄂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1.(2分)下列各项是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作者失意的境遇以及寂寞苦闷的情怀。,这首诗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则描绘了是人的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因为时间的消逝与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2.(2分)“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二、对比阅读(共1题;共6分)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小题。【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解释加横线的实词。①略无阙处________②属引凄异________③甲翁之妻子去乡________④是山余亦未登________(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3)完成填空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7分)4.(6分)阅读秋萍的《唱歌促健康并非戏言》,完成下题。①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喜欢唱歌,只要环境允许,嘴里总会哼着歌,若是节假日在家或者在KTV,更是会一展歌喉。留心观察爱唱歌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一般思维敏捷、性格开朗、精力充沛、精神愉快。②唱歌促进健康,这并非戏言,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③爱唱歌的人记忆力强。老歌新曲成千上万,歌词更是内容繁杂、浩如烟海,很难记得清楚。而唱歌要从脑海数以亿计的信息中搜索、恢复并重现歌曲内容,大脑真的是要高速运转一番的。会唱歌的人由于忆,长此以往,有健脑的功效。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普遍记忆力超群、思维灵活的原因。④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烦闷苦恼时,心情郁结,但只要放声歌唱,一会儿就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引吭高歌的时候,其实是物我两忘、冥思遐想的良机。因为唱歌需要集中注意力,种种郁闷会抛在脑后,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从而摆脱心理束缚。唱歌还可以将自己带入歌曲所吟咏的情境中,借歌声倾吐心声,抒发情感。据专家测试,唱歌时,特别是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大脑会生成和释放类似于吗啡的脑内激素,促进和激发免疫球蛋白和抗压力激素的增加,从而使人感觉愉快,增强免疫力。⑤唱歌讲究气息的调匀和胸腔的共鸣,呼吸吐纳富于节奏感和力度,不仅能调节心情,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体内的某些脏器得到刺激,增强其功能,效果是其他锻炼方式无法达到的。唱歌全凭一口气,气沉丹田,震动发声,随着气息的运用,对脏腑起到按摩作用,使得这些不易得到锻炼的器官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⑥专家认为,唱歌不仅可以使人们的紧张情绪有抒发的机会,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渠道。喜欢唱歌的人,内心会比其他人平和舒畅。加州大学一位教授说:“歌词是一种精练的语言,对那些深有同感的人来说,它具有一种摄人魂魄的效力。”歌曲的主题大多围绕人们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困扰,如友情、爱情、离别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对歌曲的注意力,不止集中在音乐上,更集中在音乐与歌词的融合上。”⑦在人际关系方面,专家认为:那些懂得用音乐发泄郁闷情绪的人,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