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梁柱及节点设计.pptx

格式:pptx   大小:3,352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梁柱及节点设计.pptx

上传人:119060444 2020/2/20 文件大小:3.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梁柱及节点设计.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梁柱及节点设计分享人:何瑞雪时间:、梁、框架柱构造要求三、节点核心区一、结构概念设计简述主要内容(一)抗震设防基本思想和原则(二)抗震(构造)措施概念一、结构概念设计简述(三)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遵循原则(四)三个原则的保证方法2、二阶段设计(一)抗震设防基本思想和原则1、第一水准:小震(多遇地震)不坏。2、第二水准:中震(设防地震)可修。3、第三水准:大震(罕遇地震)不倒。1、三水准设防目标1、第一阶段设计: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地震作用效应,采用可靠度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抗震验算,从而满足第一、二水准目标。大多数结构可只计算第一阶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设防水准要求。2、第二阶段设计:弹塑性变形验算。地震时容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以及有专门要求的建筑,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引自《抗规》、抗震构造措施(二)抗震(构造)措施概念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含抗震构造措施。如: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的调整。1、抗震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如:最小配筋率、轴压比、钢筋锚固等。引自《抗规》、、强节点弱构件(三)框架结构抗震设计遵循原则1、强柱弱梁指节点区域的实际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因为节点失效,与之相连的梁柱等构件全部失效,破坏延性机制,结构随之坍塌失效。指梁、柱和剪力墙底部的斜截面实际受剪承载力大于实际受弯承载力。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有一定的征兆;而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所以要保证构件在发生弯曲破坏前不产生剪切破坏。2、强剪弱弯指梁柱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梁端先出现塑性铰,使整个结构通过内力重分布,从而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和层间位移,抗震性能较好。3、强节点弱构件(四)三个原则的保证方法1、强柱弱梁一般通过构造措施来解决,如规定梁纵筋的锚固长度、锚固形式等。以及节点核心区的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1)增大箍筋直径,减小箍筋间距。  (2)必要时,某些构件的箍筋可全长加密,如连梁、短柱等。      (3)主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箍筋和弯起钢筋。2、强剪弱弯采取内力调整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小结综上简述,可见梁柱构造、节点处承载力调整、箍筋设置、钢筋锚固等抗震措施对保证结构延性,实现抗震设防目标至关重要,在结构设计中应足够重视。下面针对梁柱构造、节点设计及连接锚固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主要内容(一)梁构造要求(二)框架柱构造要求二、梁、框架柱构造要求1、框架梁的抗震构造要求:(1)框架梁截面《混规》:;;;(2)框架梁纵筋《混规》%。沿梁全长顶面、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根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根12。《混规》-1规定的数值;(一)梁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