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脑梗死的护理神经内科47床,女,63岁,“发现血糖升高18年余,双下肢水肿一月”,于2016-06-01入住内分泌科,入院神志清楚,肝肾功能异常,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06-05常规输液治疗后突发“意识丧失伴四肢活动障碍”,急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梗死,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继续治疗。查体:嗜睡,言语尚清晰,对答切题,理解力、定向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稍向左侧偏斜。病程中有发热,持续数日。06-10呈浅昏迷状,张口呼吸,舌头及口腔溃疡,双瞳孔直径2mm,光反射弱,复查MRI示多发性脑梗死,梗死面积较前明显扩大,系大面积脑梗死功能检查: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巴氏征(—),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上肢肌力0—1级,右下肢2级,右侧巴氏征(+)。辅助检查:颅脑CT:双侧基底节区梗死MRI:1、左侧额顶叶、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脑梗死,病灶新鲜2、右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颞叶腔隙性梗死3、局限性脑白质变性4、脑萎缩5、右侧上颌窦、两侧筛窦炎症心电图: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ST-T改变血液检查:CRP↑、降钙素原↑、GLU↑、HB↑、24h尿蛋白定量↑、ALT↑、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K↓什么是肌力?分级?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定义脑梗塞的分型?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胶原系统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巨细胞动脉炎、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脑动脉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脑血栓形成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该动脉供血区血流中断,局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心源性:最常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活动时发病多见脑栓塞非心源性: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附着物及肺静脉血栓脱落。来源不明性病因各种栓子(固体、气体)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又称栓塞性脑梗死(enbolisinfarction),占脑梗死的15%。脑血栓形成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少数由意识障碍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头晕头痛前驱症状:头晕头痛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树立时间就是大脑的意识。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及时控制脑水肿。调整血压和血糖。加强护理和监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脑保护剂,阻断神经元死亡。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包括对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呼吸、水电解质的观察和处理。2控制血压:左旋氨氯地平、甘露醇、坎地沙坦螺内酯、双克、3控制血糖:二甲双胍、优泌林、阿卡波糖4控制脑水肿: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5保护脑细胞: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6抗菌消炎:左氧佛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措施8抗血小板聚集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黏稠度,减少微栓子发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9调节血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10抗凝治疗:主要为防止血栓的继续进展,适用于进展性卒中、反复发作的脑栓塞,脑栓塞主张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合用。有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和严重肝肾损害的患者禁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