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0/2/21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总第一个教案)主备人:宋安辉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说出天体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二),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帮助学生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观念。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喜欢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带来很多帮助。今天我们学****的地理与初中地理有了许多不同,它不仅仅是学****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海潮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公元2世纪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处于中心,在这之外还存在很多个天层,月球天处于最内层,而恒星天处于最外层。它无法解释木星和土星的回旋。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其实是指宇宙。20世纪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半径140光年)=×10千米【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现代观测。【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活动】根据课本P6——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023千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