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0年纸质文物的保护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11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纸质文物的保护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2/22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纸质文物的保护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纸质品基本知识1. 纸的定义以植物为原料,经过人工、机械、化学作用制成纯度较大的分散纤维,与水配成浆液,经漏水模具滤水,使纤维在模具上交织成湿膜,再经干燥脱水后形成的有一定强度的纤维薄片,即称为纸。2. 纸质品制作工艺的发展演变西汉,我国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其制作工艺如下:将切碎的原料***、苎麻等用水浸沤,再加碱性草木灰浸沤,然后在石臼中反复舂捣,接着用清水反复洗涤,再配以适量清水,形成悬浮的纸浆,最后用纸膜抄纸,经干燥脱水,揭下即成纸张。纸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开始于蔡伦对造纸术的革新,其方法的关键在于对造纸原料和技术工艺的创新。原料上使用“麻头及敝布、渔网”和树皮,既扩大原料来源又降低成本。石灰水的应用既加快了麻纤维的离解速度,又使麻纤维分解的更细更散,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其纸史称 “蔡侯纸”,标志纸张开始取代竹帛成为主要的书写载体。晋代,纸已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为人们所普遍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料也更加多样,纸的名目繁多。隋唐时期,麻纸仍是最主要的用纸,但开始利用野生麻类植物造纸,也出现了竹纸造纸技术,最重要的是著名的宣纸诞生。在这一时期,造纸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工艺也有所提高。同时也发明了动物胶做施胶处理的技术工艺。宋辽金元时期,造纸技术突出之处在于竹纸制造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同时出现竹子与其它原料如麻、楮皮等混合造的纸。造纸原料开始使用麦秸、稻草和废纸,同时麻纸、皮纸等的制造技术,以及经染色、加蜡、添粉、泥金等加工的高级纸工艺,也有所提高。明清时期,造纸业再次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近现代时期工业的造纸过程如下: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河南博物院院藏的纸质文物不乏精品,书法类的如唐人书经卷、董其昌行书卷、王铎行草书卷,绘画类的如李觯(zhi)花卉蔬果图册、黄慎山水人物花卉图册和钱维桥“竹籁松涛”图轴等。宣纸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纸制品。宣纸的选料为宣州本地的青檀树和稻草。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宣纸基本制作工艺如图所示:图1原料:檀皮、稻草等图2加入草灰蒸煮图3放在山坡上日晒雨淋图4多种原料混合发酵、打浆图5用竹帘抄成纸张图6焙垅烤干做成宣纸纸质文物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好纸质文物,普及相关保护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纸质文物的变质和损坏有两方面原因:内因,如酸化作用和材质变化;外因,如温湿度的剧变、光的照射、有害气体的侵蚀、昆虫的蛀蚀、微生物的滋生、机械的磨损和撕破等。因此了解纸张的构成、损坏原因及保护方法,十分必要。纸质文物由纸、书写的墨水、印刷的油墨、绘画颜料以及粘合剂等材料构成。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纸质文物能否长期保存。植物纤维是纸的主要构成材料,从其化学成分来看,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还有少量果胶、树脂、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纸张的成分和生产过程与纸张的耐久性有直接关系。古代纸质文物(如宣纸)寿命很长,就在于古代的造纸工艺使纸整体处于弱碱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