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地震前兆.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前兆.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20/2/22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前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常识——地震前兆一、地震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味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政府或地震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一)、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花;水打旋,冒气泡。见到了要报告,群众齐预报。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既翻水花又冒泡;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二)、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地震前动物反应动物异常表现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