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2/2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本文关键词:指导思想,实行,成功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本文简介:摘要: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对战国形势的变化影响极大。其中,连横派以张仪为代表,张仪用连横的思想在秦国实行一种以以势压制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外交策略,减少了秦国不必要的国力损耗,且在精神上给予各国一种绝对强权的威慑,为秦完成统一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关键词:战国;纵横家;《鬼谷子》;张仪;合纵指导思想在秦的成功实行本文内容:摘要: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对战国形势的变化影响极大。其中,连横派以张仪为代表,张仪用连横的思想在秦国实行一种以以势压制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外交策略,减少了秦国不必要的国力损耗,且在精神上给予各国一种绝对强权的威慑,为秦完成统一大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关键词:战国;纵横家;《鬼谷子》;张仪;合纵连横一、张仪连横政策在秦实行的背景秦本为殷商遗民,在周朝初立时不服新政权而反抗,失败后一度沦为奴隶,后因其安分守己,且自殷商时就“在西戎,保西陲”[1](P174),对西陲最为熟悉,世代守卫西陲有方,于是,“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1](P179)。因地处边陲,秦常年与游牧民族交往,形成了勇武好战的彪悍民风,秦军战斗力极强,中原各国鄙夷秦国却也忌惮秦国。春秋时期各国争战仅为称霸,斗争激烈却无亡国之危。至战国时期,各国斗争渐以统一为目标,斗争日益激烈,秦国一度衰弱,“诸侯卑秦”[1](P202)。故而,至秦孝公时,他重用商鞅实行变法,仅二十年,秦国国力大增。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驷继位,为惠文王。他虽车裂商鞅,却未废其法,还进一步巩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后惠文王大胆任用了当时在各国中名声并不好的张仪为相,使秦国的统一大业更进一步。张仪自惠文王五年(前320)入秦,惠文王十年(前315)始任相,期间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五国相王”、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五国攻秦之时两次被免,在其任职期间,他主推连横的外交策略,即“事一强以攻众弱”[2](P452)。春秋战国以来,各国间的外交主要是以军事外交即战争为主,军队实力是关键。各国通过战争夺取土地,扩大自己的影响,但战争极耗国力,各国征战大多战战停停,打一仗就歇一歇,恢复国力,然后再战,往复循环,秦也不例外。而张仪则为秦国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不战时以言语威逼利诱;战则游说各方,挑拨人心,削弱敌对势力,不论战争与否,张仪都最大程度地保存了秦国的实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巨大的利益。然而,这种“不劳而获”使张仪为各国仇视,甚至秦国的一些武将亦对其不满,当武烈王继位后,张仪为自保不得不主动请辞,返魏一年后逝世。张仪的连横政策对秦统一大业的作用极大。二、张仪连横政策的指导思想早在张仪实行连横政策之前,合纵连横的思想就已具备较完整的体系。其师鬼谷子王诩,是纵横家的鼻祖,却并不止是纵横家。王诩学识渊博,兼涉兵家、阴阳家等学派的学说,皆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兵家助军事,法家助政势,纵横利国势,故其弟子大都受统治者重用,而同期的所谓世之显学的儒墨两家受重用的却不多。儒家讲求“仁”“礼”,体现人民诉求,认为统治者应施行“仁政”,就当时各国富国强兵、争霸吞并的目标而言,儒家思想不合时宜。墨家提倡“兼爱”“非攻”,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现,其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的仅有“尚贤”一点。儒墨两家立足人民,向统治者传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