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埃博拉病毒预防埃博拉(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1]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所以勤洗手,勤洗衣物,规范睡眠提高自己的身体抵抗免疫能力是很关键的。 埃博拉病毒预防措施:,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包括没有穿隔离衣与病人或着被病人污染的器械接触的医务工作者)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生物危险性。。6.“病从口入”关注饮食,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煮熟。银川十五中健康教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