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幼儿教学方法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教学方法探讨.doc

上传人:小雄 2020/2/24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教学方法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教学方法探讨摘要:幼儿期是人在一生的成长中最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在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方血更为重要。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关键词:语言;诗歌;故事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58-01教学更是一门对话语言的艺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的好坏,对及时调控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在幼儿园教学在中应注意哪此问题呢?一、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幼儿对于鲜明的、闪烁着色彩和发出声响的形象感受}一分深刻,并能牢牢地铭刻在记忆屮。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鲜明的形象,要渗透着色彩与声音。教师能绘声绘色的描述过程现象,使幼儿听后能产生有关事物的鲜明形象,能随着教师的语言在头脑中如“过电影”“放录相”似的出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同时,幼儿透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可以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体验到思维过程屮的快乐,从而可以激发幼儿思维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一般来说,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到幼儿的形象思维;理性概括的语言会影响到幼儿的抽象思维;教师的机言智语会影响到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师的语言材料会影响到幼儿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领儿童领略丰富多彩的外部IH—界,从而拓展幼儿认知和思维的空间,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二、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其实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可以启发幼儿思考,发展幼儿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只要肯于下功夫,设计出生动活泼的、发挥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诗歌教学方法是不难做到的。1、朗诵是幼儿学习诗歌的再创造过程。诗歌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活动,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诗歌的语言情感可跨性大,这就要求朗诵应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朗诵诗歌过程中,幼儿除了运用语言外,还可以通过眼神、手势、身姿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诗歌,同时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加强诗歌的艺术感受。例如《春天来了》,朗诵中教师在引导幼儿把握语调、语气同时,必须借助于画面的描述,调动幼儿的所有感官,五口通商,去感受春风的柔和、芳香和和悦,让幼儿不知不觉屮走入到诗的美妙境界屮,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外,在朗诵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也是不同的,多元的,可变的,有相当大的口由度。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及时给予每一个幼儿鼓励和赞许,使幼儿在朗诵活动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象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只有设计得恰到好处掌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多种假设问题的启发下,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可发散的余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是多向性的,有多种可能,多种结果。教师应让幼儿充分地想象,充分地说,鼓励幼儿异想天开,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三、利用故事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讲故事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的重耍途径。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抓住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更喜欢创编故事讲给小朋友听的特点,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