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研究.pdf

上传人:sp4772 2016/2/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摘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着,多种经济成分空前活跃,而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与改革初期相比,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管是资产总量,还是产出水平和投资规模,不管是提供就业机会,还是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其主体地位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据财政部统计,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l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62405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19806亿元,%,仍占优势;从公有制经济内部来看,国有经济仍远远超出集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从所有制结构的产业和行业特征看,国有经济在金融、铁路交通、邮电通讯、民航和军事工业等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技术领域的垄断或主体地位仍十分突出。但另一方面,大量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急速增加,国有企业中国家所有者权益被侵害、国有产权应得的利润转化为非国有主体的利润,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呈现快速递增的势头。据推测,在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500多亿元,平均每天流失1亿多元;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元。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削弱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己成为当务之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管理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不仅使国有资产增值无法实现,而且就连已有的国有产权都得不到保障。从微观层面来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为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实现国有资产价值运动的良性循环打下基础,并且为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铺平道路。从宏观上来看,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不仅使国有资产所占用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稳定发展:而且会导致经济的波动。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及时改善,还有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一国有银行出现不良资产,货币系统泡沫成分的不断增大,孕育着金融系统的危机。因此,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本文作者切实意识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选定该题目进行探讨,以期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以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作用。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企业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流失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了资产的定义、国有资产的定义和分类、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内涵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根据此定义,国有资产则是指国家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能为国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这种利益已经不能保持,或者导致国家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交易或事项未发生,则不能确认为国有资产。广义的国有资产包括三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者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最重要、最活跃的,是国有资产收益不断增长的源泉。经营性国有资产含有许多内涵,依据其有无具体形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有形资产又可再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内涵的分析可向企业债权人提供企业有关清算变现能力的信息,可以完整描述企业的经营活动,还可以向企业管理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关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入的信息。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产权转变为非国有产权,国有产权应得的利润转化为非国有产权利润,或被非法长期置于国家监控体系之外,形成“体外循环”,或长期呆滞闲置形成损失浪费。在确定国有资产流失时必须防止两个误区:(1)只要低于帐面国有资产价值进行产权转让,就是国有资产流失;(2)未按未来可能更高的资产价值入价,就算为国有资产流失。第二部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这部分介绍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三种途径。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近年来呈现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特点。,地方政府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大量国有资产损失、被浪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流失数量也是三种途径中最大的。(1)企业决策失误,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产品无市场或投资没有收益。(2)生产经营管理松散,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资金挪作他用、擅自为他人担保或对企业生产、销售管理不科学。(3)企业存量资产呆滞闲置严重。(4)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帐目不清、帐实不符、资产不明,核算错漏,不提或少提折旧、大修理费,应收帐款催收不力,财务管理人员缺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5)国有企业低效运营、经营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最大的缺口。(6)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