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自己的事情自己1.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己的事情自己1.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己的事情自己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班会方案活动背景: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自立于世界强者之林,我们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正在做着充分准备。而在这些准备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应该在哪些方面与新世纪接轨,怎样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今天的中学生见闻广,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着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下三个方面:责任感不强,自理能力、承受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现象。这些弱点使他们难以担负起21世纪全面振兴中国的重担。而目前,在我国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民族增添了光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留着某些不利因素,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负担。比如:传统教育压制主体意识,长期以来反对个人竞争,提倡中庸之道,主张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缺乏创新意识,这就使人的独立精神和冒险精神受到打击而保守依赖心理受到欢迎;传统教育强调道德教育,不主张积极向外探求宇宙规律,这就促使教育与科学技术脱节,限制了科学的发展,也就助长了注重思想、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锻炼的倾向。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1997年独生子女总数已近1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当前具有特殊地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乃至社会的宠儿。而多数家长由于社会历史的诸因素而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有些父母甚至不懂得起码的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常识。他们对子女一方面期望甚殷,一方面又过度宠爱,普遍重视儿童青少年的智力投资而忽视思想品德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加上城市住房结构闭塞,儿童缺少与小伙伴交往,人与人正常关系体验贫乏等不利因素,都妨碍了儿童青少年在自立中正常成长。“中国的小皇帝”,几乎成为独生子女的通病。不少专家学者惊呼:中国家庭教育进入了误区。第三,学校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与现实存在着尖锐矛盾,弊端不少。如教育观念保守、陈旧,忽视学生年龄特点,要求孩子顺从、听话,限制、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强求一律,一套模式****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教学方法存在“填鸭式”、“满堂灌”。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在“题海战术”下疲于奔命。这样,将会产生一批缺乏创造力、思考力,不会种田,不会做工,不会经营,不会交际的低能儿。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自理能力是自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为自立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培养自立能力首先就是要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树立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有上进心,不畏困难。培养自立能力,需要给孩子一定的磨炼,要给孩子树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当然,现代社会的“吃苦”已经不是生活上的困苦和煎熬,更多的是精神和意志的考验。在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更加注重把自理能力的培养与动手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小让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生活,增强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和自理能力的培养。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十分关心中国教育的发展,并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培养动手能力与学****的关系。他曾经说过:“不应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才是好学生”。尽管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是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