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数学情境的创设.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数学情境的创设.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2/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数学情境的创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有效数学情境的创设学****兴趣是学生学****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持续性也比较差,尤其是从幼儿园刚升入一年级的新生,更是如此。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其自主学****的兴趣。一、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逐步引入问题。以学生熟悉的人与事、景与物,学****与生活作为载体,使学生的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学****了知识就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学****9加几”这节课时,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运动员进行曲》,以创设出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境,以此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以此为一条线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对熟悉的活动场景的回顾,熟悉的教具(运动会奖品皮球)、学具的运用,以至课末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实际问题(如:求踢毽子的和跳绳的共多少人?)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欲望,起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作用。又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先用5枝铅笔、5个文具盒、5本书等学生熟悉的东西,让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并数数;接着用5辆自行车、5只兔子、5张卡通画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数数,并说出第5辆自行车、第5只兔子、第5张卡通图各是什么颜色;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听拍掌声,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直观到抽象逐步领悟“5”的实际意义,形成“5”的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5”说一句话。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童话情境小学喜欢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爱唱儿歌、爱猜谜语……,刚入学的儿童更是如此,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可依据教材善于创设一些与童话、寓言、儿歌、音乐有关的情景,把学****内容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音乐、儿歌当中,让学生在听故事、唱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如: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这节课时,可以创设美丽的童话《丑小鸭》的情境,大森林里小动物找房子的情景(算式对得数),在教学中始终由白天鹅牵线。在森林中,完成例题教学,大森林里所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例题和练****又如:学****认识钟面”里“整时”这一教学时,学生、老师合作把学到的知识编成儿歌,小闹钟真可爱,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电子表真机灵,圆点后面两个零,前面是几就几时;小朋友认钟表,千万不要费时间,学做时间小主人。丰富感人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三、创设人人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情境激发兴趣,少不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常采用的方法,这都是学生实实在在的主体实践活动,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凡是用他们的双手和眼睛验证了的东西,将比教师的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广泛参与操作实践,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