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校本 老城民俗.doc

格式:doc   大小:1,97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本 老城民俗.doc

上传人:x11gw27s 2020/2/25 文件大小:1.9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本 老城民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谰多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且民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也就是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多彩的节日在我们这儿民风民俗很多,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什么呢?除夕时,真热闹,日夜不绝放鞭炮。十二点,年饭吃,不进被窝不做梦。热炕头,向窗看,烟花星星多美丽。初一到,穿新衣,挨家挨户去拜年。压岁钱,一把把,娃娃脸上笑哈哈。初二到,拜姑姑,亲戚团聚笑容多。初三到,拜姥姥,压岁钱又数不清。从初四,到十四,天天都是玩不够。十五里,闹元宵,满街挂满红灯笼。敲锣鼓,舞龙炮,人们脸上喜洋洋。炸元宵,下元宵,美食香味传四方。十七到,一切停,孩子上学大人忙。我们当地还有那些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我们这儿用艾草煮鸡蛋吃。八月初一的时候,奶奶总是杀只老母鸡让全家人吃肉喝汤。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们要尊老敬老。二月二有吃“料豆”的****俗。每年的十月初一,境内称寒衣节,子女儿孙要为故去的亲人送纸钱买御寒的衣物,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过年还要请家神到家中过年,现在,这些陈风陋****正得以改变。“六月六,晒龙衣”,俗说这天所晒衣物不发霉,不生虫。晴朗天气,家家翻箱倒柜晒衣服。午饭多食凉面。此俗延续至今。冬至是每年日照最短的一天,意为寒冬已到。家乡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俗称“冬至饺子,夏至面”。旧貌换新颜****俗”是我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的缩影。展示了我们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看下面的图,说说你对家乡又有了那些了解。爷爷奶奶那时的农村爱护环境讲卫生尊老敬老讲文明勤劳致富讲科学植树献花祭先祖“说民风道民俗”发布会家乡****俗我知道自古有“六十六、吃块肉”之说。老人到66岁寿诞时,子女要为老人上寿,俗称“过寿日”。女儿要买块猪肉作为贺礼。乔迁新居后,亲朋好友前往庆贺,俗称“温居”,意喻祝主人安居乐业。主人置办酒席款待。我们的家乡人杰地灵,民风民俗特色鲜明又丰富多彩。吃穿住行,饮食、节日等处处体现历史文化的积淀。宴席礼节旧时,农村设宴多用八仙桌,20世纪80年代后始用圆桌。一桌为“一席”,一次多席者,以正房正间为首席。八仙桌、方桌,与上菜的方向相对一面为正座,左为首座,右为陪座,两侧为偏座。每桌****惯安排8人就坐,视为满席。称谓父亲:称爹、爸、爸爸、大、大大母亲:称娘、妈、妈妈儿媳:旧时多依儿子排行称“老大家”、“老二家”……或依儿子的名字称“××家。称谓曾祖父:称老爷爷曾祖母:称老奶奶父亲:称爹、爸、爸爸、大、大大母亲:称娘、妈、妈妈儿媳:旧时多依儿子排行称“老大家”、“老二家”……或依儿子的名字称“××家,也有依孙子、孙女叫“小×他娘”或“××她娘”等,现多直呼姓名。姑之子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或去掉“表”字,直呼哥、姐、弟、妹,以示亲近。灿泳技锌犊颖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