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工作的法治维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工作的法治维度.docx

上传人:fxxwwxb 2020/2/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工作的法治维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工作的法治维度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建构的过程中,法治的维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不利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战略发展。社会工作法治化的内源性依据是现代人的法治化生存,是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与本土化的依托与内在构成元素。社会工作需要在职业化上通过法治进行自我赋权与制度构建,开展法治行动进行案主增权和社会变革;在专业化上要建设社会工作法律学科,从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上扩展理论的法治元素;在本土化上需要从社会工作立法进入更为宏大的社会立法,明晰政治对于社会工作法治的形塑意义,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法治理论的研究。关键词:社会工作;法治;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一、问题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仍处于建构阶段,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是其核心议题,也是学界与实务界的历史使命。学界的讨论有着多重视角,然而从法治的维度进行讨论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法治化在社会工作总体发展中居于边缘甚至被忽视的位置。全面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并被置于社会治理的保障地位。中国社会工作的形塑与功能展开离不开法治;忽视法治的支持,对于社会工作来说将是一大遗憾。但在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的总体发展中,法治化具有何种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应如何对待法治等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国内学者吕涛、尹学军围绕社会工作的法治化做了专门的讨论,但他们将社会工作的法治化局限于制度化,[1]而忽略了法治化与专业化、本土化的关联。分散性的讨论主要停留在法制层面,包括从理念与功能[2]、西方百年历史脉络来分析社会工作与法律的互动关系[3];讨论社会工作立法问题;[4]倡导社会工作法律或者法律社会工作,推进法律与社会工作的整合。[5-7]总体来说,从法治视角讨论中国社会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零散而不深入。之所以如此,与中国社会工作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法学界的关怀不多等情况有关;而高校专业的分科也使得社会工作界对法学知识的了解相对不足。此外,中国社会工作界在西学东渐的历史大潮中,忽视了西方法律体系的内在差异;导致过于偏重美国经验,而对欧洲大陆的经验汲取不足。欧洲大陆社会工作界高度发达的法治研究成果常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当下国内社会工作界形成了一种不重视法治的氛围。当然,中国传统法治意识的薄弱对此也有影响。纵观其他成熟的专业和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推断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将必然伴随法治化。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社会工作的推进,法治化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将日渐凸显。社会工作法治化是“领域法学”[8],相关的议题众多。而在法治视角下审视社会工作,讨论二者的关系,首先要回到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上,即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阐述社会工作法治化的内涵,并提出社会工作法治的维度的基本框架,从而为学界深入与拓展这一领域夯实基础。二、社会工作法治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法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有着特定的依据,并基于社会工作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一)社会工作法治化的内源性依据基于现代人“法治化生存”以及社会工作的特性,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也是逐渐法治化的过程。传统熟人社会主要依赖道德伦理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现代社会则在走向陌生人社会的进程中,社会规范的主导模式转向法治化。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理性化的过程,而法治化是现代化的一个趋势和标志。人们理解法律、认可立法精神、并在行动中遵守法律,以法律处理社会关系。法治不仅塑造了人们的人格,也提供了行为模式。在此意义上,法治化生存是一种常态。从社会工作独特的视角“生理-心理-社会”的综融分析框架看,法治化贯穿其中。法律对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权利义务关系的设定与变革,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实务的成效。胜任社会工作实践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知识和实践支撑的评估技术,[9]。换言之,社会工作者需要融合法律与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同时,在实践中,相关的法律无法十分清晰地体现在具体情境中,而且法律也试图平衡内部冲突的规则。实践中,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工作者常常不得不在两难中做出抉择,以决定资源与服务的优先性。社会工作实践背后的社会工作伦理本身也存在两难状况,当这些法律与伦理互相缠绕时,则更增加了抉择的困难性。因此,社会工作需要在理论、价值伦理层面发展理性知识,推进专业化发展,从而回应实践议题。社会工作的专业生存与行动依赖于职业制度所设定的框架。由于中国社会工作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定型,法律赋予社会工作何种地位、职权,如何配置资源、确定规范等将会深刻地形塑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并对其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社会工作法治化是衡量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在此意义上,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构建无法忽视法治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还是职业化都是在本土语境下

最近更新

2019年山西忻州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13页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14页

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11页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租赁合同规范文本 16页

2019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真题.. 16页

2025年度新型撬装加油站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12页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出租车特许经营合同 11页

2025年度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及咨询服务协议.. 14页

2025年度旅游行业安全员聘用及游客安全保障协.. 15页

2019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9页

2019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0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27页

2025年度智能家居按揭借款合同签订仪式 15页

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制造厂房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14页

2025年度智能设备采购计划编制及目标执行合同.. 15页

2025年度校园设施半包装修维护服务合同 13页

2025年度汽车租赁服务合同 15页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车辆产权转移合同.. 15页

2025年度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物运输环.. 14页

2025年度消防监控安装施工安全责任书 13页

2025年度演唱会现场场景详尽场记聘用协议 15页

2025年度物流仓储安全防护及应急处置服务合同.. 16页

2025年度特色餐饮项目场地租赁与餐饮设备租赁.. 13页

2025年度珠宝首饰保管员聘用合同规范文本 14页

2025年度瓷砖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合同 16页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 36页

职称过渡说明 6页

立臻线长培训案例作业 6页

血透患者入院须知 2页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 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