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化学知识点概念性总结实验部分3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3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4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4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5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6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7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8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8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8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8有机实验的八项注意11理论部分13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13焰色反应全集14几个比较重要的历史问题16五"同"辨析17无机化学方程式部分17一、:.(碱中)歧化19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19三,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20四、::::21五、::::22六、::::23七、:::23八,:::24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28Cr28Cu28CxHyOz29F229Fe29H+31H2O31H2O231H2CO3系列31H3PO4系列32H2S系列32H2SO3系列33I33Li33Mg33Mn34Na34NH3系列34NO2-、NO3-35O35P35S36Si36电极反应方程式37(一)、─H2SO4──FeCl3─(中性介质)(酸性介质)(碱性介质)(放电)─NaOH─(碱性介质)(碱性介质)39(二)、(一)烷烃41(二)烯烃41(三)炔烃41(四)芳香烃41(五)、石油42(六)、卤代烃42(七)、醇类42(八)、酚类42(九)、醛类43(十)、羧酸43(十一)、糖类43(十二)、油脂44(十三)、氨基酸44实验部分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溶与不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