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论文.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27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论文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的现状非收费公路资产价值管理规定及现状一般会计处理是对公路建设拨款予以核销,不将其认定为公路管理单位的资产,也不进行价值管理,公路管理机构对非收费公路仅仅进行实物管理,管理的主要冃的是保障公路的使用状态。这种管理方式沿用至今,在实务中也没有对非收费公路进行价值管理的实例。经营性收费公路资产价值管理规定及现状目前我国经营性收费公路的管理主体是公路经营企业。根据1997年财政部、交通部颁布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和1998年财政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收费公路资产既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也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此后,2008年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二号》规定,B0T方式取得的公路收费权只能确认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不同时期产生的经营性收费公路在资产价值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目前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将收费公路确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第二种是将公路收费权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第三种是将投资获得的收费权确认为公司的一项金融资产,即长期应收款。英中,后两种做法对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不进行价值管理。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资产价值管理规定及现状冃前,我国政府还贷收费公路的管理主体有事业单位和公司制企业两种,它们对公路资产价值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公路事业单位管理的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一般按照《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对公路建设拨款予以核销,从而对公路基础设施资产不进行价值管理。公司制企业管理的政府还贷收费公路,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参照事业单位的做法,对公路基础设施不进行价值管理;另一种是为了融资方便或为了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将收费公路确认为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我国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部分公路没有实施价值管理,导致家底不清和投资低效。非收费公路和一部分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只通过记录公路里程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实物管理而不进行价值管理。这导致公路投资形成的成果无法反映,三十多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产家底不清,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难以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也缺乏有效的评价依据。此外,价值管理的缺失使公路行业精细化管理缺乏基础信息,建设养护投资决策缺乏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路管理主体対小修维护等预防性养护投入不足,较多的依赖大中修来维持公路的运营,降低了公路行业投资效率,影响了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难以实现长期健康发展。2•收费公路资产价值管理无统一标准,管理难度大。政府各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法规对收费公路资产的价值管理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确认范围、确认方式和标准,造成管理主体自主选择的空间过大。由事业单位管理的政府还贷公路对公路资产不进行价值管理;由公路经营企业管理的收费公路既可以进行价值管理,也可以不进行价值管理;虽然经营性公路应当进行价值管理,但根据收费公路取得方式的不同或者会计人员的理解不同,有多种记账方式可供选择。这造成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难度增大,收费公路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影响难以计量和评价。3•公路基础设施所有权不清晰,影响了行业管理。一些企业认为,经营性收费公路应该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资产”的原则,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由企业拥有,企业将收费公路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同时对公路产权和资产的完整性负责。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没有维护路产路权的各项执法和行政权力,同时企业因为追逐利益最大化,在路产受到损坏后也缺乏主动维护的动力。类似情况影响了公路的行业管理,也造成公路使用者的利益受损。二、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管理的理论与相关政策我国公路资产管理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沿袭而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对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价值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得到及时完善。这造成公路资产价值管理缺乏理论和制度依据。(-)基础设施资产概念溯源以十八世纪中后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为起源,四方经济学理论是从对供给、需求以及市场的分析逐步开始的。早期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增长理论,都是以政府提供公共品并维持市场的高效运行作为基本条件的。这一时期资产的概念也被定位为微观的市场投入要索,其目标是生产产品并带来收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美国经济大萧条而兴起的新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第一次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全面阐述了政府的作用,主张政府应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有效需求并解决失业问题。以此为基础,八十年代产生了新增长理论,其中一部分研究从国民经济生产的角度把政府的对公共品的支出当作国民经济生产的一种要素投入,并提出了“基础设施资本”的概念,用以分析宏观经济生产的规律。此后,“基础设施资产”的说法开始出现并逐步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