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道德发展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儿童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甚至是缺失。事实表明:“空巢、留守”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较差或不稳定、行为道德失范、心理畸形发展等,如果这些问题及性格缺陷得不到及时解决和矫正,会对孩子的终身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以我所教班级的留守学生情况为例,全班55人,其中留守学生达15人。家庭的教育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爷爷奶奶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父母出于愧疚,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习惯用金钱弥补愧疚。他们往往会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儿童,生理心理都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手里过多的零花钱往往进一步助长了他的不良习气。这种监护权的缺失和畸形补偿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在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所以,在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花心思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弥补家庭教育的缺憾。爱心服务,,在这个家里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教育系列服务,在关心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文化氛围,增强环境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内涵,让他们从心灵变得丰富而健康。,比如通过班队会、中队活动经常开展亲情教育,生活自信、自立、自强、自理教育,使孩子们有针对性地克服不足,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影响。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教给家长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为了在留守儿童家长中普及家教知识,形成家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可以尝试编印家教教材,主要介绍学校与家教活动信息;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家教理论知识;刊登家长学校学员的家教经验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通信;介绍古今中外家教名言警句;介绍成功的家教范例。以此来武装家长的头脑,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家长和教育者。2、举办爷爷奶奶学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儿童的第二监护人,隔代教育的弊端大家众所周知,为了实施对留守儿童科学的家庭教育,加强对第二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讲授素质教育与创新发展,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