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环境管理业.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管理业.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管理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就已经到了没有开发的程度。过去十多年,深圳平均每年建设用地规模均超过30KM^2,可建设用地快速减少,特区外的土地无序利用问题则更为严重,工业用地占到整个建筑用地的40%以上,高于国家规定的上限。(1)请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出发,试着提出深圳市解决土地用地利用现状问题的对策。(2)对承载力的认识有研究表明,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和环境生产的猥琐,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是导致中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更本原因。这是应用三种生产理论对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的解析。(1)你是否同意这种分析?请查阅更多资料并举例说明三种生产理论还可以应用到环境管理中的那些问题?(2)绘图说明三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里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现已演变为对发展的限制程度进行描述的最常用概念之一。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本学科领域内。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人类生态学杂志上,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如今,随着承载力概念的广泛应用,在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伸,产生了大量名称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承载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承载力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其适用性、直观性、形象性使之始终在国内外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1-2]对于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生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未建用地和低效用地:基本生态控制线外,我市尚有26km2已批未建地。2009-2020年,全面改造存量建设用地规模60km2,相当于新增建设用地约30km2。——地下空间的利用: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填海造陆:根据2009年8月《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报告》,如果根据1952km2的陆域范围为标准来计算,至2015年,深圳市填海造陆面积为52km2。开源节流保发展空间昨天的专题议政中,委员们纷纷为保障深圳发展空间出谋划策。他们建议我市要在土地利用的数量上开源节流挖潜。“开源”:向地上、地下和海上要空间。“节流”: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升内部利用效率。“挖潜”:加强土地整备、储备、城市更新,以完善土地交易二级市场交易规则,探索拆迁补偿权益书制度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委员们更建议探索创立土地资产资本价值实现的金融平台,研究我市成立土地银行的可行性与基本模式选择等,为释放存量土地资源提供平台。深圳所不能承载的……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56m3。按国际500m3/人的水紧缺指标对比,深圳为严重缺水城市。2、我市陆域面积为1991平方公里,未来陆域地表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极限潜力约142平方公里,如果以往年平均速度消耗,在10年内即可消耗殆尽。3、2008年深圳生态环境处在第3级,属于中等质量水平;,属于“橙色”警戒状态,即高度超载,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轨迹上。4、2008年全市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13万吨,;,基本达到饱和。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41人,全国排名第一。6、按照深圳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总人口达到5567万人。7、过去5年,深圳市机动车总量增加了60万辆,同期道路平均车速下降了35%。8、在2008年进行的深圳市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中,16个入海排污口中有10个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超标,%。9、深圳市1998-2008年的海洋生态赤字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8年全市的海洋生态赤字相当于17个深圳海域,2008年扩大至37个深圳海域,即需要增至37个现有海域的面积方能满足深圳的海洋生态需求。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正面临严重的土地危机!深圳是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建制的城市,土地全部国有。在土地资源日趋紧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总量不足已经成为限制和阻碍深圳市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之一。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你知道吗?由于建设用地增长过快,未来全市剩余新增可建设用地潜力仅约213平方公里。如果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用地仍按2000-2006年每年平均增加35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六年左右全市可建设用地资源将被耗尽,深圳市将无地可供。工业用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