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近经典》序言中华国学经典、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沉积着中华民族的精魄,诵读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给我们明德、启智、铸魂起到积极作用,为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能力卓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从2006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更好地诵读圣贤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特编写此教材。我们希望,廿里堡学校的学子将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支撑,读更多的书,背诵更优秀的古诗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踩出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出辉煌的人生乐章!国学精粹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是全面提升文化素养的学问。国学汇通了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礼仪民俗、百行百艺,蕴含着国魂、国脉、国本,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尊严所依。国学之用,重在提升精神境界,培养道德情操,增长人生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三字经》拼音及意解rénzhīchūxìngběnshàn人之初,性本善。xìngxiāngjìnxíxiāngyuǎn性相近,习相远。〖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gǒubújiàoxìngnǎiqiān苟不教,性乃迁。jiàozhīdàoguìyǐzhuān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xīmèngmǔzélínchǔ昔孟母,择邻处。zǐbùxuéduànjīzhù子不学,断机杼。〖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dòuyānshānyǒuyìfāng窦燕山,有义方。jiàowǔzǐmíngjùyáng教五子,名俱扬。〖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yǎngbújiàofùzhīguò养不教,父之过。jiàobùyánshīzhīduò教不严,师之惰。〖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zǐbùxuéfēisuǒyí子不学,非所宜。yòubùxuélǎohéwéi幼不学,老何为。〖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yùbùzhuóbùchéngqì玉不琢,不成器。rénbùxuébùzhīyì人不学,不知义。〖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wèirénzǐfāngshàoshí为人子,方少时。qīnshīyǒuxílǐyí亲师友,习礼仪。〖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香九龄,能温席。xiàoyúqīnsuǒdāngzhí孝于亲,所当执。〖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róngsìsuìn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