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与妻书》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妻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2/28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妻书》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妻书》教学设计《与妻书》一、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分析: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二)“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三)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正气歌”,是一篇“檄文”?分析: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说它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四)“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提示:“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五)全文分为几段,并分析每段的关键性句子。提示:全文7段,每段大致都有关键性的句子。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第5段,“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再次表达至爱之情,从另一方面解释“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第6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第7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六)文章开头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