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低养老金标准问题理论浅析摘要:该研究以“底线公平”理论为基础,沿着理念——制度——政策的研究路径,参考和借鉴国外实行的最低养老金收入保障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初步构想,旨在建立起-•种能够规避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下降风险,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缩小养老金待遇差距,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建共亨,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养老金收入保障机制。关键词:社会公正;底线公平;最低养老金标准由于社会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预测的,任何养老保险制度或模式,都不可能完全地提供可预测的养老金收入。现实生活屮客观存在着容易使养老金产生风险的多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屮最突岀的两种:一是老年人退休后存活期限的不确定性;二是老年人退休期间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20卅:纪80年代以来,屮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人嘱H的成就,屮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当然,屮国所建设的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个国家可以比拟的,特别是屮国所处在社会转型和急剧发展时期所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更具艰巨性、复杂性。一、最低养老金标准问题的提出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H的就是要从制度上保障每i位老年人在退休后有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充足的养老金收入,能够维持其退休生活,并能够共亨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正如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所提出的:“保障老年人的收入意味着作为-•种公众政策应该确保老年人有足够的收入來源支付某一特定社会的最低标准的生活费用必须解决保障、保护及维护老年人收入的问题”。在这次大会上通过的《行动计划》屮建议“各国政府采取适当行动保证所有年龄较长人士能有适当的最低收入……根据向所有老年人都提供保险的原则、建立或指定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必须“确保老年人得到足够最低收入,合理地补偿以前的收入,以及继续调整收益水平,以使老年人分亨的提高”。就我国半前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广大退休人员养老金所面临风险而言,养老金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经济因素。退休人员退休后经济状况不确定因素主要是物价和工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基本养老金将面临双重风险危机,•一方面,若物价丄涨而养老金不变,则将导致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若物价上涨速度过快,还可能影响到退休人员的生活维持问题;另一•方面,若全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提高,但在职人员工资的增长和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提高过快,则退休人员的相对生活水平会降低。制度因素。自1997年开始,屮国统一•实施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制度的实质是要实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制的转轨,但是新制度在设计时并没有处理解决好转轨成本问题,使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现行制度仍然是“统帐结合”外壳下的现收现付制度。新制度对养老金待遇设计为“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的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其退休前档案工资按比例打折后再加上各项津补贴,由于“老人”过去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档案工资水平非常低,再加上没有个人帐户的积累,因此,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金待遇是偏低的,影响了退休人员的生活,而新制度缺乏对低收入的“老人”进行托底保障的制度设计,龙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