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我能承受吗第1册.doc

格式:doc   大小:137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能承受吗第1册.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20/2/29 文件大小:1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能承受吗第1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这样的生活是为了什么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像做梦一样,醒不过来。梦里的生活都好像是自动发生的,而不是有意识、又主动改变的,也不是真实的。白天生活在想象世界中也如此。我一直都很难感觉到并接受世界中的事实,甚至有人说,我所感觉到的对我不起作用。其实,在想象中的生活很舒服,可以不管真理,都根据自己想象出来的一种生活模式去思考。真理不舒服,因为在追求真理时需要经常想得到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是否有根据。我认为,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种想象中,他们根据自己对于世界的一种想象去对待世界。可是同时,我一直都很想真正使用我的感觉器官去接受事实。我觉得,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感觉器官能感到的还不够——它们给我带来的认识还不够。我的感觉器官不应该仅仅是用来享受的。在睡觉时我都很难醒过来,可是同时,我又觉得感觉器官的感受还不够。这种矛盾陪伴着我的整个生活。是不是在我死后才能获得我所追求的意识和认识呢?你感兴趣的可能是,这种生活是怎样(形成)的。这几年,我工作在广西东兰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代表一个教育友好协会的东兰办事处,住所是一间泥土瓦房。这个办事处是我于1999年9月成立的,但现在我又没有维持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广西一个县城的初中当英语老师,不过,因为我的课程不是按照标准来开展的,家长有意见,过了一个学期我就被开除了。所以,2000年2月,我就转到了属于兴坪镇的一个村里的大坪子八一初中当老师。当时,我还没有认识到我自己对于学生的同感(吸引力、溶在一起、共同感)和反感(距离感、维持自己的特点、排斥感),也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同感和反感,而正是这个缺点造成了很多纪律问题。当时,我非常羡慕自己学生身上所展现的小孩的特点,希望为了我自己而去占有学生的这些特点。学生感觉到了我怕从他们那里得不到足够多的这些特点,他们就利用了我这种不好的愿望来控制我,使我搞不好纪律问题。不过,我当时正在学的《全面的人类学》帮助我部分脱离了这些问题。在后边的几年内,我慢慢地学会了去观察我自己的同感和反感是如何去影响到学生的做法的。我慢慢地学会了从这些观察来调整我的行为和课程。通过观察,我就慢慢地把同感转变成了行动和意志,把反感转变成了认识。而我自己的转变,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上又引起了学生不同的态度。2001年2月,我又转到了东兰县隘洞镇初中任地理、美术和英语老师。我发挥的不重视成绩的教育害了我们班学生的升学率,如果不想让他们被淘汰而离开学校,我就要自己离开。所以,后来我就到了我一个学生所在的村子去跟没有上学机会的孩子做教育活动。我在这些地方不是被聘用的,也不是做志愿者(志愿者是拿工资的,我不是为了这个),而是做教育实验,想在教育改革方面能起到帮助作用。以前在屯里做实验之前,因为不想满足教育局的要求,不想把所有本来灵活的做法写成那种标准、死板的教学大纲、不想把学生的头脑格式化,我经常说:“我不想依赖任何单位,不可能办学,不可能发毕业证书。如果你们有机会上普通学校,不如上那个学校。”当时,家长和其他老师听到后就问:“如果你没有对于教育的固定的目标、没有一个要达到的能衡量的标准,你怎么能管理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你不能定下教育出来的人能满足一些怎么样的标准,谁愿意送他的小孩?人家送小孩上学只是因为他们有目标,得到一个怎么样的小孩的那种想法。”我确实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所以只好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和生活带来的、自己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任务。我想给学生走这条路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和任务,我不可能知道。”老师们继续说:“你怎么做得到?……”我回答道:“我知道,我不能达到你们想像的那种成果,肯定不能。可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会碰到很多问题,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我也会犯很多错误。然后别人从这些就可以学到很多。为了这一点,我要尝试做不可能成功的事。”因为我不能拿到工资,也不接受资助,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有了像我这样的生活,生活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过,为什么要对自己来说呢?只为了自己找意义、找价值吗?对世界的发展有价值就已经足够了吧。听说县政府里有人说我这个人很傻,不懂得去好的地方。根据他们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无法理解除了消费之外还有其它可追求的东西。我身边的人总是会问我:“你干嘛不接受工资?”可是我向谁能要工资呢?我只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谁为了让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会发工资?他们还会问:“这里的生活很艰苦,你习惯吗?”他们都认为我在这里使得我很难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不是难受的。这些人只是忘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兴趣是奢侈的生活,他在村里当然难受。比如说,假如我喜欢吃肉,我有了蛋白质过敏就会是一种让我难过的病,可是因为我不喜欢吃肉,我的过敏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就是村里的生活,他在村里怎么会感觉到难受?只要时间够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