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议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3/1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青海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源远流长青海蒙古族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的脆弱、地理环境的恶劣,使他们在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依赖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观念及行为,从而使善待大自然、回报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了蒙古族人民的基本生活理念和追求。早在16世纪以前,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时期就有崇拜天地,祭祀苍天的习俗。作为游牧民族,认为长生不老的苍天一一呼和腾格尔,就是蒙古族的上帝,天有多大,大自然就有多大,草原就有多大。认为“上界是我的腾格里父,下界是我的大地母”,宇宙万物生灵都是腾格里的,由腾格里安排世上万物生灵的生存、发展和命运。他们遵循天命、崇拜天地、服从天意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移。在这种习俗中客观地还存在着一些原始宗教的色彩,可实际上这无不体现着对天地、对自然界秩序的尊重。所以崇拜苍天是草原游牧民族出于对宇宙秩序、自然规律的一种由衷的赞叹和深深的敬畏,是领悟自然,觉悟自己,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完全融入大自然的一种潜在意识的反映。事实上,自然崇尚是蒙古民族自下而上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和远大目标,是与大自然的发展一起勇往直前,永远向上的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保护自然、爱惜自然、珍惜自然、珍惜一切生物与生命是蒙古族生态环保文化意识的基本而重要特征之一。蒙古族历来崇拜长生天一一腾格尔,遵循天命,对大自然敬畏而顺从。在这种崇拜期盼中,表现出的恰恰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象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大自然,并树立适应自然环境的思想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蒙古民族生于草原,融于草原,就是在死后,还是回归自然与大地共存。古代蒙古族汙王或贵族身染重病于宫廷之中,在临近逝世时,则要移至毡帐布营之中,而表示生前不居砖石宮室。《元史》中说:凡帝后有疾危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外毡帐房。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若以土葬,葬后则用马踏平此地,不留痕迹。之后青草生长覆盖,葬地仍如原先草原,毫无损伤。青海蒙古民族在森林、草原、高原的独特环境中生存,主要靠的是狩猎和游牧。狩猎、游牧活动在天地之间,是天性,是与自然同存共荣的基本生存方式。蒙古族对整个大草原,整个大自然,甚至整个宇宙,都表现出虔诚的敬畏和爱恋之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于自身的生存,对畜牧业的发展,对大自然的保护等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有法律手段加以保护。1640年9月,以卫拉特蒙古巴图尔洪台吉和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为首的东、西蒙古29位首领,在塔尔巴哈台山会盟,制定了著名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