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doc

上传人:pppccc8 2020/3/1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内蒙古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摘要:文章主要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材料控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等方面,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寒地区的施工质量控制。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7—6921(XX)05—0094—01随着全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从1986年起林区城镇在重要街道,开始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几年来,我们修建了几条水泥混凝土路面,笔者负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放样工作。近年来,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的先后实行,不断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总结改进,取得了些成效。下面主要对基层强度与稳定性,混凝土强度,混凝土面板切缝等采取的技术措施作如下探讨。1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弹性无限地基上的弹性板理论,基层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水稳性,以确保强度均匀,使基层不产生塑性变形和不均匀沉陷。起初我们对基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原砂石路面仅作调拱整平或加铺小于15cm的补强层,就在其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板。通过实践发现板面断裂和边角损坏,而且多数发生在新老路基强度不等或排水不良处。为此我们加强了基层工作,要求在铺筑水泥混凝土面板之前用标准汽车测定基层强度,计算其回弹弯沉值不得大于2mm。在交通量较小的情况下,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增加较多的基层造价,所以笔者认为水泥混凝土的基层强度可以适当降低,但必须强调基层的水稳性和均匀性要好,防止塑变下沉现象的出现。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基层产生塑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板断裂破坏,因此采用水稳性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对基层与垫层的要求,我们采用水泥稳定基层,半刚性基层,其效果良好。,新老路的基层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才不至于出现不均匀沉降。对半幅通车的路段,由于通车使基层损坏的部位,必须用与基层相同的材料修补压实,不得用不同质量的材料。1•3基层完工后,必须按规定测定强度当基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4当基层强度很高,而土基强度很低时往往在测基层当量,回弹模量时,不能反映出来。因此,对基层与土基的回弹模量比,要参照柔性路面设计,对软弱土基也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求。我们对软弱土要求在基层以下60cm内,采用较好的砂石混凝土填筑,在土基达到40〜50兆帕的回弹模量后,才能在其上铺筑基层。2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抗滑性能好,能适应重交通量通过。混凝土面板的抗折强度,耐磨性能和平整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关健,对混凝土面板的强度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混凝土强度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按抗折强度作施工质量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评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TGF80/1-XX>执行。对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混凝土骨料必须符合连续级配要求,砾石要掺入一定数量有棱角的碎石,以利于提高抗折强度,水泥标号除要求不低于425号外,还要求稳定性好,干缩性小,使混凝土不易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