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风险放大与媒体责任【新闻传播学类论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险放大与媒体责任【新闻传播学类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3/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险放大与媒体责任【新闻传播学类论文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闻传播学论文■风险放大与媒体责任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放大媒体责任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1944-)在反思现代化的基础上,捉出了风险社会理论。他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1]。我国学界2000年介绍了他的理论。21世纪的前十年风云多变,风险频发,9・11恐怖袭击、SARS的全球流行、印度洋海啸、卡特尼娜飓风、禽流感、中国汶川地震、墨西哥猪流感……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其发生和传播的情景,似乎都被贝克的“风险社会”言中了,因而贝克的理论得以受到关注。现在,人们对于我们进入了风险社会的判断,已经没有很大的分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具备贝尔提到的“全球性的威胁”的程度,有些似乎只是我们感知和判断的失误。去年11hl17日的美国《新闻周刊》,盘点出21世纪前10年“夸大的恐惧”,包括计算机千年虫、全球化风险、疯牛病、传统媒体对博客写手的担忧、西方国家对移民涌入的恐惧等等。这些事件后来所以造成社会恐慌,一定程度在于传媒大规模的报道,引发公众过度关注造成的,实际上并没有产生预想的巨大危机,最终无声无息地不了了之。美国决策硏究专家保罗•斯洛维奇(PaulSlovic,1938-)指出,大多数公众评估危险,依靠的是直觉判断,即“风险感知”,而他们有关风险的经验主要是来自于新闻媒体。[2]对于超出经验范围内的事件,公众一般通过大众媒体获得信息。若媒体对于威胁的解释得以广泛传播,就会影响人们对于风险的感知。媒介不仅简单地传递着关于“风险”的定义,而且无形中构建着风险,媒体成为风险制造模式中的一个部分。[3]《新闻周刊》指出的那些“夸大的恐惧”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思媒体在这一风险放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明确媒体报道危机的社会责任,是有意义的。媒体与风险的社会放大保罗•斯洛维奇等人硏究公众对风险的感知过程,提出了“风险的社会放大”的槪念框架,并分析了风险事件与心理、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强化或弱化公众的风险感和风险行为等问题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每一个坏节的中介,都可能通过增加或者删减某些形式和内容,从而改变原始的信息。在这个框架中,媒体对于信号的放大,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风险都不是个人直接体验到的。在缺乏个人体验时,媒体说什么,怎样说,是否准确,成为影响舆论的关键因索。影响风险是否被放大的媒体行为有:信息量和显示的重要程度,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戏剧化程度及其象征性内涵。即使信息是准确的,人容量的信息流可能成为风险的放人器,不断重复的故事会使公众的注意力持续在某一点上。例如,去年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产品倾销集屮而大量的报道,把公众的注意力从本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转移开,激起公众对“中国制造”某种恐慌心理。大容量的信息可能会唤起以往事故或管理失误的冋忆,激起人们对特定风险的潜在恐惧,从而诱使人们夸大对特定失误、事件或后果的想象。SARS过后,我国媒体对于禽流感、H1N1流感的大量报道,多少唤起了人们对SARS的记忆,激起了潜在的恐惧。这类报道的初期,一定程度夸大了公众对其危险性的想象。专家之间的争论,容易提升公众对危木几事件的不确定感,加深人们对危险是否已被充分了解的疑虑,同时降低官方发言人的可信度。媒体出于客观、公正等工作原则,往往会找一些对立的意见来平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