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3/1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摘要:以新建贵广铁路6标天平山隧道为依托工程,分析了高铁隧道施工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施工测量、洞口段施工、进洞施工、超前支护、隧道开挖等施工工艺。关键词:隧道施工;正洞;工艺1工程概况新建贵广铁路6标天平山隧道起迄里程为DK366+865〜DK380+875,全长14010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为5500m的右偏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为6000m的左偏曲线上。从隧道进口至出口依次为135m上坡,坡度为17%。;2163±坡,坡度为3%o;10834m下坡,坡度为20%。;878m下坡,%oo根据地形条件、工期要求,共设置0#、1#、2#、3#、4#斜井。隧道洞身共穿越3条区域性断裂带,线路走向与断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受区域性断裂影响,次级构造极为发育,测绘、物探及钻探等勘探成果综合分析另有10条断层与隧道存在密切关联。洞身的含水岩为碎屑类岩组,主要是基岩的裂缝水。对于地下水来讲,其富水特性同地形地貌、岩性、植被、降水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整体隧道主体为页岩及砂岩,裂缝的发育相对较好,节理较清晰,延展性较强,特别是斜核位置,地下富集良好,成分为碎屑岩裂缝水。地面水源的主要补给为自然降雨,通过渗透、补给,顺地势倾向流动,成分散状,在坡脚位置一起排入溪沟及大江大河中,年水位变幅1〜5m。2施工特点天平山隧道III级围岩段长2980m,占21%;IV级围岩段长9808m,占70%;V级围岩段长1224m,占9%。施工特点如下:(1) 施工现场地处大山深处,施工便道长,路况险峻,材料及机具设备进场十分困难。施工现场崎岖不平,现场临建布设困难。(2) 斜井长,纵坡大,涌水量大,洞内施工运输、通风及排水难度大。(3) 隧道长,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进场便道修建难度大,时间长,2#、3#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较重;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2#、3#斜井没有再次优化及增加斜井的条件,工期异常紧张。(4)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穿越13条断层破碎带,6条褶皱带,施工难度较大。(5) 气候情况相对特别。项目所在区域经常三日没有晴天,降雨较多,所以,应事先做好雨天施工。(6) 沿途少数民族相对较多。项目所在地区少数民族相对较多,施工过程中需要同沿途人员搞好关系,掌握风土人情,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力度。(7) 隧道处于国家级花坪自然保护区边缘、自治区级寿城自然保护区缓冲带,对水土地质、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项目所在区域水系相对较发达,植被发育良好,所以,应做好环保工作。同时,施工周边树木、森林较多,因此,防火工作施工关键。安全风险大,天平山隧道属于贵广铁路I级风险隧道,存在突泥、突水、***、软岩大变形等地质风险。隧道进口、1#、2#斜井位于黄沙河中,需沿黄沙河修建施工便道约30km,途中需架设便桥、穿越峡谷、盘山调缓坡度;进场既有便道多处存在坡陡弯急,需进行改建、扩宽处理,同时所有桥梁涵洞、挡墙需进行加固处理;乡村盘山土路多为其村民和林场出资修建。施工期间干扰大,极有可能索要补偿修路费用。隧道进口、1#、3#斜井施工场地狭小,临建布置困难;施工期间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及森林防火耍求极高,附近没有合适弃土场,均需外运,并且运距较远;考虑到水保要求,弃土场需修建大型挡土墙进行防护。隧道施工区域附近有4座水电站,施工对附近水系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