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白水县东风小学皇甫娟[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积累新词。、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习惯养成目标]:,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教材及重难点分析]:1、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义务教材中的写景名篇,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篇课文先将西沙群岛的位置,在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他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写海岛围绕“鸟的天下”来写,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的更更加美丽富饶,进一步激起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2、重点、难点本课训练的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海水的美丽,养成积累语言的习。难点上学会“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经验不够丰富,对西沙群岛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对一些陌生的海洋生物缺乏感性认识。但是,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并且求知欲极强。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激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兴趣。[课前谈话设计:5分钟]师:孩子们好!咱们这是第几回见面啦?(第二回)都说一回生,二回熟。这回咱们再见习面就是朋友了,对吗?其实呀,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因为我们都是——海南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它就是——美丽的海南岛。2010年我们启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海南岛一定会更加美丽,我们一定会为自己是一个海南人感到骄傲的,对吗?(对)师:说到旅游,老师特别喜欢旅游。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到哪旅游呀?(生说一说)猜猜老师喜欢到哪旅游?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在黑板角落简笔画了海水)对呀,是海边。老师在暑假时曾去过咱们海南三亚的蜈支洲岛,(在海水上画一个岛屿,并在旁边写了一个“岛”字)。那里的妈祖庙特别的神秘。在蜈支洲岛边上的一些无名的小岛,特别的神奇。(一边说一边在刚才画的海水中添上了几座小岛屿),师介绍:像这种大的叫岛,小的叫屿,大大小小的岛屿在一起呀,称作群岛。”[课件出示群岛图片]师:孩子们,这就是群岛。你们去过这样的地方旅游吗?师:哎呀,真遗憾!这么美的地方不去看看太可惜了。待会,咱们就一块去这个地方玩玩,怎样?(好)我们开始上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1、观看“小电影”,(有关西沙群岛的介绍视频)师:孩子们,课前我们说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