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分级评定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分级评定标准.doc

上传人:﹎多多Dad 2020/3/2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分级评定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龙岗区工业企业安全治理分级评定标准》(基础治理部分)总体要求()(一)所有规章制度都必须以受控文件的形式颁布,不能以草稿的形式存在。所有规章制度除了归档备查外,还须传达至相关责任人员(能够小册子的形式统一印发至有关责任人员),并组织必要的培训。凡是文件未受控的,每发觉一个制度文本扣3分。验收时至少抽查2名部门责任人员,发觉安全治理制度文本未传达至相关责任人员的,每发觉一例扣3分。(二)规章制度的表达应清晰明白,不可模糊不清而导致可能出现歧义。如有些制度里出现:“安全主任负责制定本单位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并报上级审批”,是直接主管上级依旧所有的上级?是多大级不的上级?如此的规定因模糊不清而无法执行。凡是发觉规章制度模糊不清而导致无法实际执行的,每发觉一处扣3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颁发应严肃认真,不可视同儿戏而产生低级错误。不能出现把企业名字搞混,A企业的制度在B企业执行;或把所在地域搞混,A街道发生事故报B街道安监部门,等等之类的现象。在验收过程中发觉此类低级错误的,每发觉一处扣50分或直接作为否决项予以否决。(三)安全治理制度不能设计得特不繁琐复杂。制度设计要依照企业的规模、结构,形成简明、快捷有用的治理程序。比如,有些小单位对轻伤事故的处理要求成立庞大的事故调查组,又比如,一个小企业的危险作业审批也要求三到四级的审批把关,如此的规定就过于繁琐,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会打折扣。凡是安全治理制度设计得十分繁琐或不合情理,企业没有真正执行的,视为该制度未得到落实,扣该制度应得分数的一半。考评验收时,验收人员遇到特不复杂的治理程序,可当场询问安全主任:该单位实际是如何运作的?如安全主任的回答与制度所规定的流程不一致,就可视为该制度未得到落实。(四)安全治理制度须自成体系,各制度之间有严整完备的逻辑关系。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整个治理体系的总纲,目的是将企业的主体责任划分至各部门及治理人员,即确定应该“干什么”;企业的其它规章制度用于规定企业各部门及其治理人员应如何履行其安全生产治理职责,即确定“如何干”。“干什么”与“如何干”必须相互对应,不能有前后脱节甚至矛盾的现象。比如,在责任制度里给予了机电部维修保养机械设备的职责,那么就应该在维护保养制度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如规定:生产车间发觉机器故障应报机电部维修,填写“报修卡”,机电部收到报告后应在一个工作日内派人维修等。又比如,责任制度里明确规定:安全主任须定期向总经理提交安全生产报告和下一时期工作意见。那么,必须在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安全小组工作规则等)里交待,安全主任应如何履行这一职责,至少应明确“定期”的时刻到底有多长,是书面报告依旧口头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哪些方面等。凡是安全治理规章制度有前后脱节,不互相对应的,每发觉一处扣3分;发觉制度之间存在矛盾的,每发觉一处扣10分。一、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明确各部门和各级治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与实际的企业治理构架相匹配。做到:(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须有“总则”,在总则部分交待本单位的安全治理构架和专(兼)职安全治理岗位设置情况,不能在正文里贸然出现“安全干事”、“安全治理专干”之类的岗位名称。如不编写“总则”,则应有企业安全治理构架图作为附件。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构架是设定整个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依据。凡是没有交待企业安全治理构架的和安全治理岗位设置情况的,扣5分。(二)安全治理责任体系应与企业实际的治理构架相一致,不能以“超前”、“有前瞻性”为理由,认为企业今后可能扩大生产规模而人为增添“虚构”的企业治理部门,也不能减少企业的治理部门。凡是安全治理构架与企业实际的治理构架不一致的(含名称不一致,比实际多或少部门),发觉一个部门扣20分,发觉两个及以上扣30分。(三)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机构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1、要紧负责人职责。企业的权力运作模式不同于其它组织的运作方式,企业的经营和治理权力属于投资人,与此同时,其安全生产责任也最终归属于投资人。现代企业的公司模式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则企业的实际治理者(即要紧负责人)是安全生产最终负责者,谓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要紧负责人有法定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从法理上讲,本《分级评定标准》所列明的一切安全生产治理事项都由要紧负责人最终承担责任。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时候,要明确其要紧负责人“全面负责”的特点,而且要遵从《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六项职责规定。2、协调领导组织的设置。关于企业是否应成立安全生产议事协调领导组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安监总局〔2010〕139号文件要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