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细说二十四节气.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说二十四节气.doc

上传人:825790901 2016/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说二十四节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细说二十四节气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战国后期《侣氏春秋》这一书的“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为了记忆方便,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连接起来编成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喜爱。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即根据太阳的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度。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须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二十一,下半年来八,二十三。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表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节气立春惊蜇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从上图知,太阳每年在公历3月21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度。以后每运行15度,即为一个节气。但是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力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起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星指寅,半夜衡星指寅,白天魁星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星指卯,半夜衡星指卯,白天魁星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详情见下节)二十四节气详解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度。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度。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了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