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走进自然.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进自然.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3/4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进自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进自然走进心灵--品读张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媴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湖心亭看雪》一文,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但在《湖心亭看雪》中,纪年却仍用“崇祯”,这说明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为一个亡国的遗民,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也就不难想象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人,用不一般的纪年方法在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里的那种不一般的心态与情趣。那么,此情此景,到底有怎样感人的力量呢?张岱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湖心亭看雪》一文,百读不厌,诵读之,品味之,言有尽而意无穷。写雪景,一般人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无影无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凛然之气。写景从人的感受入手,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清、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作者连用三个“与”字,对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然后,我们再来品味那几个绝妙的量词,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似乎渐渐飘出了他所乘的小船,在半空中俯视着这大雪覆盖的西湖,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自己的小船如一若有若无的草芥,船中人更是渺如沧海之一粟“两三粒而已”。作者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作者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中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