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防治血吸虫,全国上下送瘟神.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治血吸虫,全国上下送瘟神.doc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0/3/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治血吸虫,全国上下送瘟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治血吸虫,全国上下送瘟神??送瘟神其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第一面红旗”——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主席和全国人民一样,心情激动不已,即兴做了《送瘟神二首》。两首七律诗的发表,又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激励着广大人民奔赴抗瘟高地,夺取更大的胜利。>>>>万户萧疏鬼唱歌解放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多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血吸虫病的肆虐横行,使不少疫区人烟稀少,田园荒芜,还出现了不少无人村。江西省余江县便是当时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有6000多名病人,有些村庄由几百户减少到几十户,有的甚至十几户。在当地重灾区蓝田坂,有20多个村庄被毁,14000多亩田地变成荒野。不少晚期血吸虫病人只能挺着大肚子下地,每亩地只能收获数十斤稻谷。当地传唱一首小调:“蓝田坂的禾,亩田割一箩,好就两人抬,不好一人驮。”血吸虫是寄生在钉螺内的一种微生物,遇到入水的人畜,可在十秒钟之内钻入皮肤,并在体内发育成成虫,由此引起的疾病俗称大肚子病。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数千年,就像瘟神一样威胁着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儿童被传染血吸虫病后,会影响发育甚至成为侏儒;妇女被感染后,多数不能生育;青壮年感染后,就丧失劳动力以至死亡。1955年11月,毛泽东主席召集华东、中南地区省委书记开会,并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担任组长,上海市委副书记魏文伯、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担任副组长,就叫九人小组。九人小组成立后,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会上提出7年消灭血吸虫病的大体部署。随后,所有有血吸虫病的省、市、地、县也渐次成立了七人小组或五人小组。上海会议结束后的第17天,江西省余江县委血防领导小组正式宣告成立。中央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的步骤,余江县决定打个对折,“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两年消灭血吸虫病”。由此,灭螺成为余江县“最大的政治”,当地迅速掀起了一场由县委第一书记亲自指挥,广大群众踊跃参加的消灭血吸虫病的全民活动。>>>>六亿神州尽顺尧血吸虫的传播主要通过人畜粪便。从原理上看,消灭血吸虫病有三条途径:一是消灭钉螺,血吸虫便无处存身;二是科学处理粪便,切断血吸虫繁衍传播的途径;三是人畜不接触水和钉螺密集的地区,就无从感染血吸虫病。江西省水利部门曾经在余江县狮子岩边修建水渠,施工中开垦新沟的泥土把旧沟填平了。后来发现,新沟里完全没有钉螺,旧沟里的钉螺也都成了空壳。1955年,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又接触到一项实验,发现土埋三个月后,减少钉螺接近四分之三。有了科学依据之后,余江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埋螺工程,主要方法就是开新沟填旧沟。余江县血防站原站长毛慧人向记者回忆道,全县群众都被发动起来,每人带着一双筷子、一个小桶到疫区捡螺。虽然钉螺只有米粒一般大小,但是繁衍能力极强,一对钉螺一年可繁殖25万只,想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因为难度很大,钉螺也被上升到敌人层面。小学生们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