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16/2/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国际经济贸易论文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是什么, 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应如何进行调整和设计?在这些方面, 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 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支持, 这对于在此方面起步较晚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背景二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受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影响, 西方国家大都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国有国营模式, 即由国有企业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 目的是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命脉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多为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调节和控制, 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运行, 同时利用政府对垄断企业的直接控制,力求将垄断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但是实践证明,效率低下似乎是各国国有企业的通病, 加之经历了 20 世纪 70 年代的“滞胀”之后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古典经济学自由竞争的主张再次受到关注与推崇。因此,自 80 年代以来,以促进竞争、提高效率为目的的私有化浪潮再次席卷西方各国。随着私有化浪潮的兴起, 在自然垄断产业以促进竞争为目的的改革也相应开展起来。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主要有二: 一是在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的情况下引入竞争制度。在此方式下, 自然垄断产业仍保持原来垄断性市场结构, 但强调在政府规制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规制方式的改善, 垄断性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在高成本、低效率状态下仍然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而必须像竞争性企业一样, 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成本节约等才能获取一定水平的利润。如特许投标制度( 在政府规制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之一) 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在某产业或业务领域中的独家经营权(即特许经营权) ,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由提供最低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竞标会定期举行,如果在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或未达到当初竞标时的承诺,则会被效率更高的竞争者取代。因此, 采用这种规制方式, 如果在竞标阶段存在充分的竞争, 特许投标制度就会导致平均成本定价和最有效率的厂商运营, 不会产生 A-J 效应。①二是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市场结构重组。市场结构重组通常是指政府以法律和行政手段, 在短期内对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作重大调整, 把原有的垄断性市场结构改造成为竞争性市场结构, 以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政府对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主导性垄断企业实行纵向或横向分割政策或采取放松进入规制等重要规制政策。自然垄断产业因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或成本劣加性) 等特征, 通常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 即由一家企业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②但实际上, 自然垄断产业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 又有竞争性业务, 如果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 则新企业很难进入, 即使进入以后, 也难以同原有垄断企业开展公平竞争。因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在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间采取交叉补贴战略, 以掠夺性定价方式把进入的竞争对手驱逐出去。为破解这一难题, 许多国家在自然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