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消防安全意识授课课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诱发火灾因素大量增加。纵观多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火灾的事故,除了与建筑消防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疏散通道被封堵,安全出口被锁闭等原因有关外,主要是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自防自救能力差,尤其是关键时刻不能及时有效的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和及时引导人员疏散,致使小火酿成大灾,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一、当前我国的火灾形势不容乐观(一)目前阶段,火灾的发生处于高位平稳、稳中有降的态势。总的特点:损失的绝对数额巨大,重大、特大火灾多,群死群伤火灾时有发生。今年以来,我省、我市火灾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火灾起数、-2009年全国火灾死亡、受伤人数对照表1、火灾的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之间,通常是各类安全事故高发的阶段。以2007年为例,全国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我省人均GDP达到1580美元,已进入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火灾发生几率及其危害伴随经济发展而上升,这一在发达国家曾普遍发生的问题,已在我国出现。据统计,全国火灾起数和损失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4万余起、3亿多元,上升至25万余起、16亿多元。(二)火灾形势发展的规律2、火灾的发生,与社会消防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相适应有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消防管理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火灾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反之,就能有效的控制火灾,并且实现稳中有降。新中国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火灾多发的事例就是证明。二、近些年火灾事故多发的主要教训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灾事故作为社会阴暗面是不能公开宣传报道的。1985年,中宣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定期向社会发布火灾统计数字,公布火灾案例,对火灾报道开禁。自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惊之后,火灾就一直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沿海开放地区接连发生的大火灾,曾引起世界劳工组织对中国政府提出公开交涉和抗议,也引起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曾对火灾多发的情况专门进行调研,认识到火灾多发的一些共性特点:1、“三合一”的厂房(车间)和公众聚集场所通道不畅、出口堵塞是造成群死群伤的关键问题。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发生了特大火灾,正在商厦歌舞厅欢度圣诞的数百人被滚滚浓烟包围,致使309人丧生,部分死难者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此次火灾事故是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第二大特大火灾事故。事后我们总结成“王成太现象”就是属于非法用工与无证上岗违章电焊引发火灾通过消防部门日常检查发现,当前的形势并不令人乐观,甚至还很严峻。只顾个人赢利,不顾群众生命安全。这个现象,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过。这种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的行为,锁闭安全出口的行为,为了自己的最大经济效益,而剥夺他人的生命逃生权力,危害公共安全。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1994年10月27日,吉林省阜新市一个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歌舞厅是由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中由一个排练场改造为的公共娱乐场所,安全条件很差,而且一夜就进来200多人,却只有两个出口,,,可在这个问题上老板要钱不要命,,。大家可以想象,200多人容纳在里面,怎么逃生?一个人在小包间吸烟,抽完后把烟头向沙发一扭,火一下着了。着火了自己又跑了,等烟涌出来了,人群就乱了。最后,,一下子死亡了创纪录的2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