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5古诗词三首.doc

格式:doc   大小:3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古诗词三首.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20/3/5 文件大小:3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古诗词三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学****泊船瓜洲》,激发兴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生回忆(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2)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纠读音。)(从课题,我们可以了解到王安石此时的位置),了解诗人课前让学生收集诗人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初步感知(1)指名读诗,注意读准字音。(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4)班内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学****诗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有感情朗读。?可能多数同学欣赏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一起来读一读。(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说到景美,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3)指数名学生说。(4)老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5)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6)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7)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再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男女生赛读。(8)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9)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10)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马儿是跑出来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到这,学生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景美。继续——2.(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对《泊船瓜洲》中提到的三个地名,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却不明白作者心里真正的想法。教师可以这样点拨:“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在学生心愤而求通、口悱而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里面蕴涵的意思。)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作者从江宁(今南京市)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任职。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