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xzh051230 2020/3/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教学设计兴庆区八小夏瑞超教学目标:1、会认“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生字。重点指导“音、何、客”的写法。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4、培养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先学:1、自学生字,不明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如查字典、问大人、联系上下文等等),想想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或做上记号。3、查找有关诗人和古诗的文字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看图诵诗句,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图片:杨柳依依、白鹅嬉水、傲菊独放、枫叶似火。师:大家能用学过的诗句来描绘一下我们看到的景象吗?(生背诵相关古诗诗句)师:一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它们。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再学****一首古诗《回乡偶书》。2、板书课题,解题。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1、自由大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3、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4、同桌互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5、指名读,生评议,及时表扬。三、研读感悟。(抓线索“客?”)1、生字学****师:会读这首诗并不难,我们很多小朋友小时候就会背了呢。如果能把其中的生字会记会写那才能干呢。老师考你一个生字,“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有一个生字“客”(板书“客”)你怎么记住它?生扩词,师书写指导。2、师:不是一家的人或者不是当地的人,我们尊称他为客人。那么你知道诗中所说的“客”是说谁呢?(贺知章),他到底算不算客人呢?(板书?)请带着这个问题,再好好地去读一读这首诗,然后和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说说你的理由。3、贺知章是不是客人?反馈中指导朗读和体验感悟。(1)不是客:学****第1、2行。你从哪里知道的?从诗句中看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理解诗意。找两对反义词,板书:少小----老大离----回指导读第1行。小时候离开这里,老了又回来了,还是这个村的人,怎么能说是客人呢!②你还从哪里看出他不是客人?理解“鬓毛衰”,摸摸两鬓在哪里?可是什么却依旧没有改变?(理解“乡音”)“乡”就是“故乡,家乡”的意思,“乡音”就是家乡的口音,家乡话。指导读第2行。③介绍贺知章的家乡背景。④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行诗意。(自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放进这句诗中说说。⑤指导朗读。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师:那现在再来看看,原来这个看似“客”的人其实――(并不是客!擦掉板书中的问号)不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来”了!而是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这里了!)我们把离开家乡在外生活的人称为“游子”,这位在异乡生活了70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故乡------杭州了!心中怎能不激动呢?再齐读。那么为什么诗人年纪那么大了最后还要回来呢?(想念家乡,想见家人朋友)板书:想念家乡(2)是客:学****第3、4行。既然贺知章就是这个村子的人,不是客人,可是谁认为他是客人呢?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同桌交流。看图,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你猜猜他们在说什么?他们还会问什么?瞧这群孩子多天真呀!他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