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SOPFF9041C 微生物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SOPFF9041C 微生物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20/3/5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SOPFF9041C 微生物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目: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编码:SOP-FF-9-041-C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质管部分发部门:检验室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第107页。目的:检查供试品每克或每毫升内所污染的菌落数量,以便判明供试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职责:检验室主任、检验者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规程: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1简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是检测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也是用于评价生产企业的药用原料、辅料、设备、器具、工艺流程、环境和操作者的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均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以在琼脂平板上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成一个独立可见的菌落为计数依据。该法测定结果只反映在规定条件下所生长的细菌(为一群嗜中温、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数。不包括对营养、氧气、温度、pH和其他因素有特殊要求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2设备、,每个洁净实验室应有独立的净化空气系统。、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操作间与缓冲间之间应有样品传递舱,出入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湿度洁净实验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最好在40%~60%。。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操作间的洁净空气应保持相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10Pa,操作间与缓冲间也应保持相对正压,不低于5Pa。操作台上备有药物天平,乙醇灯,火柴,乙醇棉球,大、小橡皮乳头等。、帽、口罩、鞋套等。。不同洁净级别的微粒、浮游菌和沉降菌标准见下表1。表1不同洁净级别的微粒、浮游菌和沉降菌标准洁净级别尘埃数/m3浮游菌(个)/m3沉降菌(个)/(∮90㎜·)微粒直径≥≥5μm100级≤3500≤0≤5≤110000级≤350000≤2000≤100≤3100000级≤3500000≤20000≤500≤10沉降菌数测定(Ⅱ法)洁净实验室操作台消毒擦拭处理后,先启动层流净化装置30min,将备妥的营养琼脂平板3个(经30~35℃预培养48h,证明无菌落生长),以无菌方式(或经传递箱)移入操作间,置净化台左、中、右各1个,开盖,暴露30min后将盖盖上。在30~35℃培养箱内倒置培养48h,取出检查。3个平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不超过1个。操作间和净化工作台要定期检测其洁净度,分别应达到10000级和100级。如菌落数或尘粒数超标,应清洗过滤系统中的过滤器,必要时予以更换。、后,用1﹪苯扎溴铵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然后启动层流净化装置。、样品阳性菌株的分离分析、方法验证试验中的阳性菌操作等实验活动,应在专门的阳性菌实验室进行。阳性菌试验应另设单独的净化工作台,不得在供试品检验用的无菌室内或净化工作台上操作。、灭菌消毒、培养、结果观察及办公间等配套设施应相对集中,布局合理,避免污染,便于管理。(30~35℃)、生化培养箱(23~28℃)、微波炉、匀浆仪(3000~8000r/min)或康氏振荡器、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100~300℃)、电冰箱、离心机、离心管、微孔滤膜及薄膜过滤器、蒸汽灭菌器(使用时要进行生物指示剂灭菌效果检查并应定期请有关部门检定)。菌落计数器、显微镜(40×~1500×)、电子天平或天平(),pH计。(250~300ml、500ml内装玻璃珠若干)、培养皿(直径9cm)、量筒(100ml,500ml)、试管(18mm×180mm)及塞、吸管(,)、注射器(20ml或30ml)、涂布棒、注射针头、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消毒缸(带盖)、不锈钢桶(带盖)。玻璃器皿用前应洗涤干净,吸管、量筒不挂水滴,无残留抗菌物质。,置吸管筒内或牛皮纸袋中。锥形瓶、量筒、试管均应加硅胶塞或棉塞,若用振荡器制备混悬液时,尚需用玻璃纸包裹瓶塞,以免振荡时供试液污染瓶塞,再用牛皮纸包扎。玻璃器皿,均于高压蒸汽121℃灭菌30min,烘干或160℃干热灭菌2h,备用。、小橡皮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