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顺义新城排水方案设计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顺义新城排水方案设计初探.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3/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顺义新城排水方案设计初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顺义新城排水方案设计初探一、工程概况和规划1、工程概况顺义新城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老城区以北,距首都国际机场约10公里,距北京市区32公里。其东临潮白河,西至京承铁路,南侧为城北减河,北临牛栏山,开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区内有京密路、白马路及顺安路联络线,还有未来将要建设的轻轨、高速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捷。现况顺安路与白马路将整个顺义新城分为四个片区,用地大体呈现北高南低,高程差达15米,北片以现状顺安路为界,用地向东西两侧倾斜。南片西高东低,赛马场以南,顺安路形成谷地,东西两侧均向顺安路倾斜。新城东南地区有京郊大型赛马场及高尔夫球场,城东宽阔的潮白河是2008年奥运会的水上运动项目赛艇和皮划艇比赛场地。2、规划城市定位、城市规模2003年1月获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顺义卫星城马坡组团(顺义新城)总体规划(2002―2010)》中确定城市长远发展目标定位为:顺义新城是北京市重要的中高档休闲健身、旅游度假基地,也是北京市专项体育运动比赛训练中心,以及承接着北京市区人口扩散的远郊中高档居住组团,同时顺义新城也是顺义卫星城重要的组成部分,顺义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顺义新城规划用地面积977公顷,,区内规划有主干道路8条、次干道路5条、支路30条。二、排水现状和排水体制1、排水现状规划区内现状排水是雨污分流和合流并存。现况污水管主要沿白马路东段、滨河路及其部分支路分布,设施分散,未成网络。现况污水流至滨河路与华中路路口南侧的现况提升泵房后,经提升后沿路边明沟排放至减河。顺安路以西,白马路南北也有现况合流管,下游经现况京承铁路涵管,向西排放,并沿现况排水土沟向南排至减河上游。现况雨水主要靠铁路和现况顺安路、滨河路、白马路两侧的明沟,以及区内现况自然排水沟排放,没有系统的管道体系。2、排水系统体制(1)城市排水体制的分类目前在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一般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或分流制排水系统两种体制。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如图1),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通过截流设施,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可以汇集部分雨水至污水处理厂,当雨-污混合水量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后,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泄入水体。这种体制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部分将溢流到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这就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分流制排水系统(如图2),由于实施雨、污水分流,可以将污水全部引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了污水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同时,由于雨水不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的水质水量可维持较小的变化范围,保证出水水质的相对稳定,容易做到达标排放。(2)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影响排水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新城发展目标定位为中高档居住组团、顺义卫星城重要的组成部分,顺义区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对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高,应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统计,顺义新城已建成地区比例不超总建设规模的20%;在建成区内有部分现况污水管道可以利用;需要改造的合流管道不多;新城地势平坦,常年少雨、气候干燥;区域内有潮白河和减河流过,水环境有一定的容量和自净能力;新城规划建设的道路横截面有足够的位置,允许必要的市政管线的铺设;基于以上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笔者综合考虑确定区内雨污水宜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新城完全能够随着城市的彻底建设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三、排水方案设计1、雨水设计方案(1)雨水下游出路的确定城市雨水的下游应是稳定的有规划水位水质标准的水体,因此顺义新城的雨水下游确定为潮白河与减河,应根据潮白河和减河的主管部门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雨水管道设计计算。(2)雨水管线流域分区《控规》将白马路以北顺安路以西大面积的雨水均由北向南排放,干线设置于花园西路上;东部地区雨水在潮白河向阳闸上设置两个出口。笔者认为将新城近一半流域面积内的雨水由北向南排除,流域面积过大,导致雨水管渠断面大,加大投资和实施难度。从地势上分析,现况南北地势高程差别显著,大量雨水汇集新城南部,这对原本排水不利的低洼地区又增加了雨水排放量,对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不利。因而重新划分流域分区:1、顺安路以西、白马路以北的雨水汇集后经现况铁路涵洞向西排放至小中河;2、顺安路以东、白马路以北部分雨水向南再向东排入潮白河;3、顺安路以西、白马路以南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