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绩效考核几乎是企业的一个永恒话题,盛高几乎为所有服务过的企业都提供过绩效考核设计的服务,同时也有更多的企业正在产生绩效考核的需求,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同时,却同时对绩效考核产生一些错误理解,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就在项目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重新阐释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绩效考核。怎样才能做好绩效考核?
首先,什么是绩效考核?
很多人会说,绩效考核就是对某个人的工作成果和效果进行评价。从字面上看,的确如此! 我专门查阅了辞典,绩,就是成就、功业;效,就是效果、结果;考,就是实验、测验、检察、核查;核,就是对照、核对、审查。看了吧?意思一点没有错!
但是今天我要问一个问题,绩效(也就是工作的成果和效果)是否能够被考核?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在考核指标设计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
1、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尽管有很多产量、利润、成本等可量化指标,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忽视那些不能量化、难以测算的指标,我们就很难对一个人的工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因此,不得不采用主观打分的方式进行考核;
2、指标的制定会受到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指标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功绩和过错都是由我们自己产生的,例如,不可预知和影响的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带来的盈利和亏损,政策变动带来的产品滞销或供不应求等等,使得很多人觉得,这项指标是强加给我的,我不能承受!
3、不同性质的工作有的时候没有可比性。例如行政后勤和生产销售,一线人员会觉得,利润是直接由我产生的,那些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尽管忙忙碌碌,凭什么也和我一样拿超额奖金?
仅仅这几条我们就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把某个员工的绩效精确的表现出来!
那么,既然不能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我们又忙活什么绩效考核设计呢?
因为人们本来就把绩效考核的意思理解错了,绩效考核并不是专门对员工个人的评价工具,而是对整个企业的评价工具。绩效考核的考核对象是企业的目标体系,是通过考核对企业的目标进行检察和修正并找出办法改善和提升绩效的管理工具。
有人会说了,既然绩效考核是考核企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盛高的绩效考核都是在针对员工的呢?
那是因为,作为组织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组织的分解目标,对员工的考核正是为了检察分目标的偏移并及时采取修正措施。
其实,“目标”的定义本身就已经要求我们在对目标进行考核的时候做什么:
“目标”的定义是:目标就是组织对组织成员所做的贡献(价值)的期望和在既定时限内,组织成员对组织所做的承诺,目标表现为可衡量的或可观察的结果。
在第一句里,“组织对组织成员所做的贡献(价值)的期望”要求我们,必须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向下分解,以明确的告知组织成员组织的期望。“在既定时限内,组织成员对组织所做的承诺”告诉我们,员工的目标必须从属于企业目标,并且,员工必须通过个人利益(收入、职业生涯等)的得失承诺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目标表现为可衡量的或可观察的结果”则是因为,我们需要发现个体偏差对整体目标偏差造成的影响并进行纠偏。
难道我们不是这样做的吗?不错,很多企业管理者是在按照这个程序套路来进行目标分解和指标设计,但是我们在进行指标设计的时候绷得最紧的那根神经却是“这样做对个人是否公平,这样做对个人的评价是否全面”。说得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