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对比实验报告一、实验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课文的语言知识学习上,如单词和句型的机械操练,课文的翻译和背诵,语法知识的应用等,结果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语言知识,但只能用所学知识说几个句子,表达一些一定范围内的思想。综合运用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首先应该是“悦读”,学生应该带着兴趣、自觉自愿地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阅读的功效,而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应该聚焦于信息的获取,文化的体验,而语言知识只是阅读过程附带的产出物而已。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感兴趣的书籍或报刊杂志,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阅读兴趣,增加词汇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二、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资源意识,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丰富的课外资源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臂之力。同时,《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三、四、五级的课外阅读量分别是4万词,10万词和15万词,因此所对应的七、八、九年级的阅读量分别累计要达到4万词,10万词和15万词。课标要求确保九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达到15万词,不是做15万词的完形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而是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阅读回答问题相比,这种没有阅读任务无需作答的阅读形式,无疑是学生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在无做题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轻松阅读。三、实验过程(一)实验对象的确定实验选用七年级(1)班和(2)班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每个班40名学生。以通州区区内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阅读和写作得分率作为对比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此次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其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阅读与表达占38分,写作占10分。表--1未进行实验前考试阅读和写作得分率统计表(2013年1月)班级项目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18分)阅读与表达(10分)写作(10分)七(1)%%%78%七(2)%%%%由表--1可以看出:因为是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阅读理解的题目并不难,大部分题目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正确答案,所以这两个班的得分率相差不多,但对于有难度的完形填空以及知识运用的写作题来说,很明显的可以看出(1)班的成绩弱于(2)班。因此确定(1)班是参与课外阅读实验的学生,而(2)班为进行正常教学的学生。(二)进行课外阅读辅导,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及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作出评价。。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生活琐事、新闻报道、政治经济、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力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要求材料难度适中,生词适量,能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如《小P孩日记》、《书虫》系列等;或《二十一世纪》(初中版),基础好的可以阅读《ChinaDaily》等报纸,这样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各个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