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从“快乐”说起)师:(板书“快乐”)同学们,快乐经常萦绕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你觉得特别快乐?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师:是的,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快乐的。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也特别快乐,因为他的哥哥送给他一辆崭新的汽车,他当然是欣喜若狂,但也在这一天,他对快乐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朗读,并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边读边做批注。(出示自学提示一)二、初读课文,总结主要内容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老师随机出示助学提示一:保罗在(     ),用哥哥送给他的新车载着(      )度过了一个(   ),从而感受到了(         )。(先让学生个别讲述,再以填空的方式出示课文内容让全班同学一起概括。)三、抓住两次“意料之外”,感悟文章1、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指生答,板书人物]2、出示题目:课文讲了把给予了。再次浏览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3、指名说,并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板书。保罗的哥哥保罗   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 4、你觉得哪份给予最让你感动,你可以大声读一读,也可以细细品味。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找找看,文章中保罗有两次感到很意外,是哪两处,也请你划出来。5品读第一次“意外”(课件出示: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生自读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两句话字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师:你能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吗?用上这样的句式:出示——保罗原以为,没想到。(预设生:(保罗原以为小男孩也希望有一位哥哥能送给他一辆轿车,没想到小男孩却希望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轿车给他的弟弟。)师:是啊,一字之差意思竟然完全不同,这就是语言的巧妙。师:保罗想到的是“得到”,而男孩想到的却是“给予”,这是他们两人想法不同的根本所在。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学生朗读练习。6品读第二次“意外”师: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圈。这时,男孩提出(出示句子)“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这一次,男孩又让保罗吃惊了,保罗是怎么想的呢?而小男孩呢?     出示——保罗原以为,没想到。(保罗原以为小男孩要求把车开到他家门前,是要向邻居炫耀自己坐新轿车回家的,没想到小男孩却是要向弟弟承诺将来也送一辆轿车给他,来满足弟弟的愿望。)师:同样的保罗以为男孩想到的是自己,而男孩想到的却是他人。师:同学们哥哥说将来也要给弟弟一辆汽车,他给予了弟弟一个承诺。同学们,由此你看出了什么?(生:男孩很爱他弟弟。)师:爱,不只是一句话。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哥哥对弟弟的爱?(“三步两步”“紧靠”)师:“紧靠”,多温馨的一个画出。通过这个动词我们体会到了哥哥对弟弟的爱。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幸福的哥弟俩,这幅温馨的画面吧!师:你们想象一下兄弟两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兄弟两都是快乐的。)7讨论:小男孩给弟弟的承诺是多么坚定,相信他一定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到了那时,最快乐的人会是谁?为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论,再全班交流。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给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概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