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五微波电压驻波比与反射系数的测量、分析与计算一、实验目的(1)学会驻波比的测量、分析和计算;(2)经过驻波比及驻波波节点测量数据,学会分析和计算反射系数。二、实验原理在任何的微波传输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效率,减少传输损耗和避免大功率击穿,必须实现阻抗的匹配。描述系统匹配程度的参数有电压驻波比和反射系数。驻波比测量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传输线中若存在驻波,将使能量不能有效地传给负载,因而增加损耗。在大功率情况下由于驻波存在可能发生击穿现象。因此驻波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测量时,一般是测量电压驻波比,即波导中电场(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测量驻波比的方法与仪器有多种。驻波比的各种测量方法如表5-1所示。表5-1驻波比的各种测量方法测量方法适用范围特点直接法中、小驻波比(ρ<6)测量方法简便,测量误差除与信号源和测量线的系统有关外,主要决定于指示器的读数误差等指示度法大驻波比(ρ>6)测量方法简单,ρ值测量时需要确定晶体检波律。测量误差决定于等指示度宽带w的读数误差,探针导纳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小功率衰减法任意驻波比(常见于测量大驻波比)测量方法复杂,标准衰减器两端匹配良好(ρ<)时可得到较高精度移动终端法小驻波比(ρ<)能分离两个混合在一起的小反射波,测量精度与直接法相同,由于已将两种反射分离开,因此准确度大大提高S曲线法(即节点偏移法)任意驻波比(常见于测量小驻波比)测量方法复杂,测量准确度较高,但测量精度受到信号源的频率漂移影响较大本实验仅介绍直接法和等指示度法。直接法直接测量沿线驻波的最大点和最小点场强,由式(5-1)直接求出电压驻波比的方法称为直接法。此方法适用于中小电压驻波比(ρ<6)的测量。若驻波波腹点和波节点处电表指示读数分别为Imax、Imin,对于小驻波比,晶体二极管为平方律(n=2)检波时,则上式驻波比为:(5-2)<ρ<,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且不尖锐,不易测量准。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可移动探针座到几个波腹点和波节点,实际测量多个数据,并记录数据,然后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驻波比(n=2):(5-3)若检波律n≠2时,则采用下式计算驻波比:r(5-4)û在选频放大器的指示刻度上,有两条驻波比的刻度线:其中一条的驻波比范围是≤4,另一条的驻波比范围是≤10。由此,利用选频放大器能够测量出驻波比≤10的负载驻波比。这两条驻波比刻度线都是按平方检波律标准标注的。当驻波比超出第一条驻波刻度线所标的范围值时,能够试着将选频放大器的增益增大一档,然后读取第二条驻波刻度线上的数值,但换挡时会引入较大的测量误差。一般选频放大器的分贝量程置于50dB(或60dB)档。等指示度法等指示度法适用于测量大、中电压驻波(ρ>6)。如果被测元器件驻波比较大,驻波波节点和波腹点电平相差悬殊,因而在测量最大点和最小点电平时,会使晶体检波二极管工作在不同的检波律,若仍按直接法测量大驻波比将引起较大误差,此时常采用等指示度法。等指示度法是测量驻波图形波节点两侧附近的场分布规律,从而求得驻波比的方法,因此该方法能克服直接法测量的缺点。已知传输线上沿线驻波分布的相对场强Eˊ=E/Emax与终端反射系数的关系为:式中,z为离终端的距离,φL为终端反射系数ΓL的幅角,β=2π/λg为传输线的相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