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3/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手脑结合、学中激趣,体验合作乐趣,养成良好****惯。教学重难点::体会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对重叠部分的理解;学会用集合图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尝试法。学法指导:、分析、讨论、交流、操作。,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可以活动的姓名卡片、剪刀、直尺、磁铁、双面胶、5朵红花和5个五角星。一张大白纸。学具准备:常规学具、彩笔、韦恩图作业纸。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导入,引出例题师: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说过:在2008年,。当时,道路中断、房屋倒塌,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他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在此时,全国上下掀起了向灾区人民捐资捐物的热潮。我们云棋小学全体师生也不例外,他们也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图片至表格,设置自动播放伴随音乐《爱的奉献》)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渗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教育。三一班某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捐款黄娜董泽李彤张阳任一捐物孟涛李彤任一吴越张恒张旭师:欣赏完优美的音乐和一幅幅让人感动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幅表格图。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个小组同学“献爱心”的情况。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表格,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发现在这次“献爱心”活动中,有捐款的,还有捐物的。生2:我发现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几人?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几人?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引发冲突师:参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生:11人、10人、9人。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生:里面的同学重复了。师:哪里重复了?(李彤和任一,课件闪动。)看来这张表格不能让我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将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调整,让人们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为此,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可以随意活动姓名的表格。请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动表格)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去调整表格?二、小组交流,、调整表格。(各组代表汇报、操作、展示)方案一:捐款李彤任一黄娜董泽张阳捐物李彤任一孟涛吴越张恒张旭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生:把重复的两个同学摆在前面,能引人注意。师:谁都赞同他们的摆法?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个积极探索的小组。你们组的摆法的确不错,可老师还是觉得,有时还会将总人数看成11人,哪一组还有更好的摆法?方